周而不比
【拼音】: zhōu ér bù bǐ
【常用程度】: 生僻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注音】: ㄓㄡ ㄦˊ ㄅㄨˋ ㄅ一ˇ
【简拼】: ZEBB
【结构】: 偏正式成语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解释周:亲和、调合;比:勾结。关系密切,但不勾结。指与众相合,但不做坏事。
出处《论语·为政》:“子曰:‘君子周而不比。’”
语法周而不比作谓语、定语;指与众相合,但不做坏事。
示例那里肯周而不比。(元 贾仲名《萧淑兰》第二折)
反义词 狼狈为奸
1、“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哟!其二,以昂贵的造价去追求审美的高端。
2、他们三个好朋友周而不比,相处融洽。
3、和而不同如左右手天下一家息息相关相视而笑,莫逆于心心照神交血肉相连意气相投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志同道合周而不比。
4、当然,真正的团结是坚持原则基础上的团结,是共同目标下的团结,而非以个人志趣癖好为标准的小圈子的一团和气,正所谓“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但是孔子认为君主是圣明的,是错的。
6、再如“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7、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8、让他们去表演去吧,这些表演都是徒劳的,“君子周而不比”,我们从容不迫,走自己的路。
9、“‘君子周而不比’,让他们去表演去吧。
10、君子周而不比,和而不同。坦荡荡,泰而不骄!君子怀德,怀刑。喻于义,求诸己,成人之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惑乱江山
读音:zhōu
[zhōu]
(1)(名)圈子:绕场一~。
(2)(名)周围:四~|圆~。
(3)(动)绕一圈:~而复始。
(4)(形)普遍;全:~身|~知。
(5)(形)完备;周到:~密|~详。
(6)(名)星期:~报|~刊|~末。
(7)(名)即周波;交流电的变化或电磁波的振荡从一点开始完成一个过程再到这一点;叫一个周波。
(8)(动)接济:~济。
(9)(名)朝代;约公元前11世纪起到公元前256;姬发所建。参见“西周”;“东周”。
(10)(名)北周。
(11)(名)后周。
(12)(名)姓。
读音:ér
[ér]
1. 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2. 连词(a.表平列,如“多而杂”。b.表相承,如“取而代之”。c.表递进,如“而且”。d.表转折,如“似是而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而不烈”。f.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而谈”。g.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3. 表(从……到……):从上而下。
读音:bù
[bù]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读音:bǐ
[bǐ]
(1)(动)比较;较量:~武|~干劲。
(2)(动)能够相比:坚~金石。
(3)(动)比画:连说带~。
(4)(动)对着;向着:民兵用枪~着特务。
(5)(动)仿照:~着葫芦画瓢(比喻模仿着做事)。
(6)(动)比方;比喻:把帝国主义~作纸老虎。
(7)(动)比较同类数量的倍数关系;其中一数是另一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这里小麦和水稻的产量约为一与四之~。
(8)(动)表示比赛双方得分的对比:甲队以二~一胜乙队。
(9)(介)用来比较性状和程度的差别:他~我强。
(10)(旧读bì)〈书〉(动)紧靠;挨着:~肩|鳞次栉~。
(11)(旧读bì)〈书〉(动)依附;勾结:朋~为奸。
(12)(旧读bì)〈书〉(副)近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