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道而废
【拼音】: zhōng dào ér fèi
【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繁体】: 中道而廢
【注音】: ㄓㄨㄥ ㄉㄠˋ ㄦˊ ㄈㄟˋ
【简拼】: ZDEF
【结构】: 偏正式成语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解释中道:中途。半路就停止了。
出处西汉·戴圣《礼记·表记》:“乡道而行,中道而废,忘身之老也,不知年数之不足也,俯焉日有孳孳,毙而后已。”
语法中道而废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示例他绝对自信他不是中道而废的软背脊的人儿。茅盾《创造》三
近义词 半途而废
1、一时间,傅斯年、李济、董作宾以及梁思永都要辞职,史语所的“新学术”大业岂不中道而废?中研院总干事丁文江闻讯后,即展开了一系列的调解。
2、、共生共荣的地步,某些协会为了谋求发展,往往借助舆论,先声叱之,然后待价而沽;或者,为了保护整个行业,先姑息之;或者,情况复杂,摄于压力,中道而废。
3、人若无妻,如屋无梁,岂可中道而废人伦?吾主吴侯有一妹,美而贤,堪奉箕帚。
4、人们痛惜于他的“中道而废”,更竞相揣度其黯然自沉的原因。
5、人若无妻,如屋无梁,岂可中道而废人伦?吴侯之妹,国色天香。
6、共生共荣的地步,某些协会为了谋求发展,往往借助舆论,先声叱之,然后待价而沽;或者,为了保护整个行业,先姑息之;或者,情况复杂,摄于压力,中道而废。
7、或有中道而废,或有不成一匮而败之。
8、王国维于1927年6月2日在北京颐和园昆明湖投湖自尽后,在海内外学术界引起强烈震动,人们在痛惜他“中道而废”之时,更竞相揣度其自沉的原因。
9、人若无妻,如屋无梁,岂可中道而废人伦?吴侯之妹,国色天香.
10、与陈发凯的中道而废不同,身为云南女婿的陈子久已坚守11年。【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中道而废造句】
读音:zhōng,zhòng
[zhōng]
[ zhōng ]1. 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中心。当(dàng)中。中原。中华。
2. 在一定范围内,里面:暗中。房中。中饱。
3. 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中辍(中途停止进行)。中等。中流砥柱。
4.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在研究中。
5. 特指“中国”:中式。中文。
6. 适于,合于:中看。
[ zhòng ]1. 恰好合上:中选。中奖。中意(会意,满意)。
2. 受到,遭受:中毒。中计。
3. 科举考试被录取:中举。中状元。
读音:dào
[dào]
1.道路:铁~。大~。人行~。羊肠小~。
2.水流通行的途径:河~。下水~。黄河故~。
3.方向;方法;道理:志同~合。头头是~。以其人之~,还治其人之身。得~多助,失~寡助。
4.道德:~义。
5.技艺;技术:医~。茶~。花~。书~。
6.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尊师重~。传~。卫~士。
7.属于道教的,也指道教徒:~院。~士。~姑。老~。一僧一~。
8.指某些封建迷信组织:一贯~。
9.线条;细长的痕迹:画了两条横~儿,一条斜~儿。
10.姓。
11.我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在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的下面设道。
12.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
13.说:~白。能说会~。一语~破。
14.用语言表示(情意):~喜。~歉。~谢。
15.说(跟文言“曰”相当,多见于早期白话)。
16.以为;认为:我~是谁呢,原来是你。
读音:ér
[ér]
1. 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2. 连词(a.表平列,如“多而杂”。b.表相承,如“取而代之”。c.表递进,如“而且”。d.表转折,如“似是而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而不烈”。f.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而谈”。g.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3. 表(从……到……):从上而下。
读音:fèi
[fèi]
(1)(形)不再使用;不再继续:作~。
(2)(形)没有用的或失去了原来作用的:~料|~票|~气|~渣|~水|~纸。
(3)(形)残废:~疾(残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