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道主
【拼音】: dōng dào zhǔ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字数】: 三字成语
【繁体】: 東道主
【注音】: ㄉㄨㄥ ㄉㄠˋ ㄓㄨˇ
【简拼】: DDZ
【结构】: 偏正式成语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解释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
出处左丘明《左传 僖公三十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语法东道主偏正式;作主语、宾语;指主人。
示例郁达夫《海上》:“晚餐吃后,有人做东道主请去看戏。”
近义词 东道主人
1、在作为东道主的北京鑫福海工贸集团精心策划安排下,孩子们先后浏览了长城、天安门、天坛、清华大学、鸟巢等景点,参观了民族服饰展、民族书画展。
2、在周四的新闻发布会上,当数名记者再三质问国际奥委会女发言人是否对中国没有履行承诺感到尴尬之后,王伟对中国作为奥运东道主的表现进行了慷慨激昂的辩护。
3、阿市立即剧院,是一个美丽翻修的音乐大厅,其中东道主许多不同的文化场馆,从喜剧芭蕾,以歌剧演出。
4、第二十届世界杯板球赛在英国拉开帷幕,东道主惨遭败北。
5、中国积极承办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努力当好东道主。
6、我请你们谅解,并请举杯为我们东道主的健康干杯。
7、这次比赛的东道主是中国队。
8、这个月在华盛顿避而不见达赖喇嘛来讨好东道主是不必要的。
9、当好东道主,热情迎嘉宾!
10、据悉今年东道主印尼专门为贵宾们量身定做了当地的传统民族服装——巴迪衫,领导人穿上是什么范儿,值得期待。
读音:dōng
[dōng]
(1)(名)方向名;指日出的一边:~方。
(2)(名)主人;请客的人:房~。
(3)(名)姓。
读音:dào
[dào]
1.道路:铁~。大~。人行~。羊肠小~。
2.水流通行的途径:河~。下水~。黄河故~。
3.方向;方法;道理:志同~合。头头是~。以其人之~,还治其人之身。得~多助,失~寡助。
4.道德:~义。
5.技艺;技术:医~。茶~。花~。书~。
6.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尊师重~。传~。卫~士。
7.属于道教的,也指道教徒:~院。~士。~姑。老~。一僧一~。
8.指某些封建迷信组织:一贯~。
9.线条;细长的痕迹:画了两条横~儿,一条斜~儿。
10.姓。
11.我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在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的下面设道。
12.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
13.说:~白。能说会~。一语~破。
14.用语言表示(情意):~喜。~歉。~谢。
15.说(跟文言“曰”相当,多见于早期白话)。
16.以为;认为:我~是谁呢,原来是你。
读音:zhǔ
[zhǔ]
1. 权力或财物的所有者,家庭的首脑:主人。物主。失主(失掉财物的人)。当家作主。
2. 旧时臣子称君王,下级称上级,仆人称家主:君主。主上。
3. 对事物的意见或认为应当如何处理,决定:主张。主见。主意。主义。
4. 对事物有决定权力:民主。自主。主持。主宰。主权(一个国家的独立自主的权力)。
5. 最重要的,最基本的:主次。主要。主力。主将(
)。6. 预示:早霞主雨。
7. 旧时为死人立的牌位:木主。神主。
8. 基督教、伊斯兰教对所信仰的神或本教创始人的称呼。
9. 姓。
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重回国执政,为报复郑国与秦国联合出兵伐郑。郑文公派烛之武去劝秦穆公退兵,说郑国与秦国不相连,让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道主去对付晋国,牵制晋国对秦国有好处。秦穆公认为有道理就立即撤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