哑巴亏
【拼音】: yǎ ba kuī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字数】: 三字成语
【繁体】: 啞巴虧
【注音】: 一ㄚˇ ㄅㄚ ㄎㄨㄟ
【简拼】: YBK
【结构】: 偏正式成语
【年代】: 近代成语
【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
解释吃了亏不便说或不愿说
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14回:“且说苗家父子丢了银子,因是暗昧之事,也不敢声张,竟吃了哑巴亏了。”
语法哑巴亏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
示例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中册:“真正吃的是有冤无处诉的哑巴亏!”
1、南京国府通电,汉奸张敬尧是被民间“锄奸救国团”击毙的,日本人没寻到国府的把柄,也只能吃了个哑巴亏。
2、莫凡知道自己走了,谁是谁非可能就有变化,现在自己占上风就应该直接带着百姓去都统府把理坐实,那样唐太傅只能憋气窝火的吃哑巴亏。
3、王焱昭此时却是在场边笑弯了腰,平时八面威风,让很多人闻风丧胆的断戟丁望,居然是吃了这么大一个哑巴亏!丁望当然没有想到凌然的花花肠子。
4、他原以为银行总裁会吃哑巴亏,不敢公开展示黑心肝。
5、而先付款后发货是微信购物的原则,付完款收不到商品,找不到商家的被骗现象层出迭见,消费者往往只能无奈吃个“哑巴亏”。
6、也许是不想仔细解释,也许是不想惊动神秘人,欧阳千里不仅吃了哑巴亏,还不得不为某个可恶的家伙收拾烂摊子。
7、租车行坚持称交车时候外观完好,我当时也签字确认了,维修钱只能从押金中扣除,真是有理说不清,吃了个‘哑巴亏’!
8、我也知道这姑娘似乎来历不凡,可是难道咱们就这般吃哑巴亏不成?
9、且说苗家父于丢了银子,因是暗昧之事,也不敢声张,竞吃了哑巴亏了。
10、所以自能吃哑巴亏,不过叶无声观察,听了这话齐二少爷的眼光了有些蔑视,齐三少爷干脆有丝冷笑。
读音:yǎ,yā
[yǎ]
[ yǎ ]1. 不能说话:聋哑。哑巴。哑子吃黄连(歇后语,喻有苦难言)。
2. 嗓子干涩发音困难或不清楚:沙哑。嘶哑。
3. 无声的:哑剧。哑铃(一种铁制的运动器械)。
4. 因发生故障,炮弹、子弹打不响:哑炮。
5. 笑声(旧读yǎ ㄧㄚˇ):哑然失笑(不自禁地笑出声来)。
[ yā ]1. 〔咿哑〕见“咿”。
读音:bā
[ba]
(1)(动)盼望:~望|眼~~。
(2)(动)紧贴:~着墙。
(3)(动)粘住:粥~锅了。
(4)(名)粘在别的东西上的东西:锅~。
(5)(动)〈方〉挨着:前不着村;后不~店。
(6)(动)〈方〉张开:眨~。
(7)(名)周朝国名;在今四川东部。
(8)(名)指四川东部。
(9)(名)姓。
(10)(量)气压的压强单位;一巴等于每一平方厘米的面积上受到一百万达因作用力的压强。
(11)(量)压强单位;一巴等于每平方厘米的面积上受到一达因作用力的压强。
读音:kuī
[kuī]
(1)(动)气损;受损失;亏折:~本|盈~。
(2)(动)欠缺;短少:理~。
(3)(动)亏负:人不~地;地不~人。
(4)(副)多亏;幸亏:~他提醒我;我才想起来。
(5)(副)反说;表示讥讽:这种话;~你说得出来。
(6)(副)表示不容易做到的事终于做到:~他闯过这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