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并力
【拼音】: tóng xīn bìng lì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繁体】: 同心並力
【注音】: ㄊㄨㄥˊ ㄒ一ㄣ ㄅ一ㄥˋ ㄌ一ˋ
【简拼】: TXBL
【结构】: 联合式成语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解释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出处汉 贾谊《过秦论下》:“且天下尝同心并力而攻秦矣,然困于险阻而不能进者。”
语法同心并力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含褒义。
示例宋 苏轼《策别十三》:“有寇而战,则同心并力。”
近义词 协力同心
1、璋驰入成都城守,东州人畏威,咸同心并力助璋,皆殊死战,遂破反者,进攻韪于江州。
2、如今我国兵强马壮府库充盈,没有了东吴这个盟友同样可以振兴汉室,只要我等朝臣同心并力,我大汉兴盛可期。
3、上请五方五帝斩鬼大将军官十万人降下,主为某家同心并力,收摄村中巷陌家中宅内行客魉魉之鬼,伏。
4、只要大伙儿同心协力,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也作“同心戮力”、“同心合力”、“同心并力”。
5、璋驰入成都城守,东州人畏,咸同心并力助璋,皆殊死战,遂破反者,进攻韪於江州。
6、璋驰入成都城守,东州人畏威,咸同心并力助璋,皆殊死战,遂破反者,进攻韪於江州。
7、如今我国兵强马壮府库充盈,没有了东吴这个盟友同样可以振兴汉室,只要我等朝臣同心并力,我大汉兴盛可期。查字典www.chazidian.com
读音:tóng,tòng
[tóng]
[ tóng ]1. 一样,没有差异:相同。同一(a.一致,统一;b.共同的一个或一种)。同侪(同辈)。同庚(同岁)。同年。同胞。同人(a.在同一单位工作的人;b.同行业的人)。同仁(同人)。同仇敌忾。同工异曲。同室操戈。情同手足。
2. 共,在一起(从事):共同。同学。同步。殊途同归。同舟共济。
3. 和,跟:同流合污。
4. 姓。
[ tòng ]1. 〔胡同〕见“胡”。
读音:xīn
[xīn]
(1)(名)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也叫心脏:~博|~跳。
(2)(名)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思|~得|用~|谈~|一~一意。
(3)(名)中心;中央的部分:江~|圆~|重~|灯~。
(4)(名)二十八宿之一。
读音:bìng,bīng
[bìng]
[ bìng ]1. 合在一起:并拢。合并。兼并。
2. 一齐,平排着:并驾齐驱。并重(zhòng )。并行(xíng )。
3. 连词,表平列或进一层:并且。
4. 用在否定词前,加强否定的语气,表不像预料的那样:并不容易。
[ bīng ]1. 中国山西省太原市的别称。
读音:lì
[lì]
(1)(名)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作用叫做力。力有三个要素;即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2)(名)力量;能力:人~|物~|说服~|战斗~。
(3)(名)专指体力:大~士|四肢无~。
(4)(名)尽力;努力:~争上游|工作不~。
(5)(名)(Lì)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