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九流
【拼音】: sān jiào jiǔ liú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注音】: ㄙㄢ ㄐ一ㄠˋ ㄐ一ㄡˇ ㄌ一ㄡˊ
【简拼】: SJJL
【结构】: 联合式成语
【正音】: 教;不能读作“jiāo”。
【辩形】: 九;不能写作“久”。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解释指宗教或学术上的各种流派。也泛指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三教:指儒教、佛教、道教;九流: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出处宋赵彦卫《云麓漫钞》第六卷:“(梁武帝)问三教九流及汉朝旧事,了如目前。”
语法三教九流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示例他是个社会活动家,朋友遍及三教九流。
1、认识各色各样的狗和三教九流的人,会使生活更加趣闻盎然。
2、张川,一个三教九流无所不会,品竹调弦无所不通的都市白领,且看他穿越后如何笑傲修真,纵横天地。
3、那个年代得上海黑帮,都是些三教九流的人聚在一起的。
4、有一说法认为,此地离社会底层三教九流人物讨生活和捞世界的城隍庙太靠近之故,小贩、算命、番摊、求签、拐骗、行乞……秽风侵蚀,难保不染。
5、轿子的大家眷属,有身负背篓的行脚僧人,有问路的外乡游客,三教九流,无所不备。
6、地位一言九鼎,实力九牛二虎,交际三教九流,朋友遍布九州,烦恼九宵云外,快乐直达九天,机会九星连珠,祥瑞九龙归海,重阳九九大吉!
7、他这几年走遍五湖四海,交游之广,遍及三教九流。
8、这可倒好,他们做小买卖认识的那些三教九流的人,没事儿就上来,上个侧所啊,洗个手啊,卖凉菜的每天还上来洗个盆什么的。
9、北宋西京地区旅游活动的参与者阶层广泛,上至皇帝,下到文人墨客、富商大贾、宗教信徒、市井百姓;群体来源众多,包括士农工商、三教九流等各种人都纷纷参与进来,在西京地区这一广阔的社会舞台上展示自己,形成了热闹壮观的历史场景。
10、酒馆茶社聚三教九流,那里面所蕴藏的知识,上天入地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呢。
读音:sān
[sān]
(1)(量)数目;二加一后所得。
(2)(量)表示多数或多次:~番五次。
读音:jiào,jiāo
[jiào]
[ jiào ]1. 指导,训诲:教习。教头。教正。教师。教导。管教。请教。教学相长。因材施教。
2. 使,令:风能教船走。
3. 指“宗教”:教士。教主。教皇。教堂。
4. 姓。
[ jiāo ]1. 传授:教课。你教给我做。
读音:jiǔ
[jiǔ]
[ jiǔ ]
1.数目,八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玖”代):九归。
2.泛指多次或多数:九死一生。九霄云外。
读音:liú
[liú]
(1)(动)水流动。(动)液体移动;流动
(2)(动)水流动。(动)移动不定
(3)(动)水流动。(动)流传;传播
(4)(动)水流动。(动)向坏的方面转变
(5)(动)水流动。(动)旧时的刑罚;把犯人送到辽远地区去
(6)(动)水流动。(名)指江河的流水
(7)(动)水流动。(名)像水流的东西
(8)(动)水流动。(名)品类;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