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怨伤化
【拼音】: gòu yuàn shāng huà
【常用程度】: 生僻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繁体】: 構怨傷化
【注音】: ㄍㄡˋ ㄩㄢˋ ㄕㄤ ㄏㄨㄚˋ
【简拼】: GYSH
【结构】: 联合式成语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解释构:造成;化:教化。指在人民中间造成怨恨,使对人民的教化受到伤害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平帝纪》:“苛暴吏多拘系犯法者亲属妇女老弱,构怨伤化,百姓苦之。”
语法构怨伤化作谓语、宾语;用于时局。
读音:yuàn
[yuàn]
(1)(动)怨恨:~毒|~愤。
(2)(动)责怪;埋怨:抱~|愁~|恨~|天怒人~。
读音:shāng
[shāng]
(1)(动)人体或其他物体受到的损害:内~|虫~。
(2)(动)伤害:出口~人|~感情。
(3)(动)悲伤:忧~|哀~。
(4)(动)因过度而感到厌烦(多指饮食):吃糖吃~了。
(5)(动)妨碍:无~大体。
读音:huà,huā
[huà]
[ huà ]1. 性质或形态改变:变化。分化。僵化。教(jiào )化。熔化。融化。潜移默化。化干弋为玉帛。。
2. 佛教、道教徒募集财物:化缘。化斋。
3. 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后,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丑化。绿化。
4. 习俗,风气:有伤风化。
5. 特指“化学”:化工。化纤。化肥。
[ huā ]1. 同“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