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破心寒
【拼音】: dǎn pò xīn hán
【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繁体】: 膽破心寒
【注音】: ㄉㄢˇ ㄆㄛˋ ㄒ一ㄣ ㄏㄢˊ
【简拼】: DPXH
【结构】: 联合式成语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
解释形容由于恐惧而伏帖的样子。
出处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一卷:“胆破心寒,比敌人慑服之状;风声鹤唳,惊士卒败北之魂。”
语法胆破心寒作谓语、状语;指害怕。
1、看到面前汉将如此行为,汉子胆破心寒,手中的战刀像是带刺一般扔了出去。
2、可见对方封死退路只是想在心理上击溃我们的防线,以至于让我们胆破心寒。
3、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令人胆破心寒的声音消失,紧跟而来的又是一阵金属声,这次似乎是把宝剑塞进了剑鞘里。
4、黑衣人突然咧出了大嘴,发出了一声令人胆破心寒的笑声“桀桀桀桀……”。
5、令天地间,闻兵马俑者,胆破心寒。
6、声响更令他们胆破心寒,但他们更清楚,自己哪怕退一步也会死无葬身之地。
7、通风口外,是一片令人胆破心寒的场景。
8、数万元军惊得连连后退,胆破心寒。
9、黑衣人突然咧出了大嘴,发出了一声令人胆破心寒的笑声:“桀桀桀桀……”。
10、通风口外,是一片令人胆破心寒的场景。[查字典www.chazidian.com胆破心寒造句]
读音:dǎn
[dǎn]
1.胆囊的通称。
2.(~儿)胆量:~怯。~大心细。~小如鼠。壮壮~儿。
3.装在器物内部,可以容纳水、空气等物的东西:球~。暖水瓶的~。
4.(Dǎn)姓。
读音:pò
[pò]
(1)(形)完整的东西受到损伤而变得不完整:~烂|手~了|书~了。
(2)(动)使损坏:~釜沉舟。
(3)(动)使分裂;劈开:势如~竹|~开西瓜。
(4)(动)整的换成零的:~零钱。
(5)(动)突破;破除(规定、习惯、思想等):~格|~例|不~不立。
(6)(动)打败(敌人);打下(据点):大~敌军|城~了。
(7)(动)花费:~钞|~费。
(8)(动)〈口〉不顾惜:~工夫。
(9)(动)使真相露出;揭穿:一语道~。(形)讥讽质量等不好:一语道~。(形)讥讽质量等不好
读音:xīn
[xīn]
(1)(名)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也叫心脏:~博|~跳。
(2)(名)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思|~得|用~|谈~|一~一意。
(3)(名)中心;中央的部分:江~|圆~|重~|灯~。
(4)(名)二十八宿之一。
读音:hán
[hán]
(1)(形)冷(跟‘暑’相对):~冬|~风|天~地冻|受了一点~。
(2)(形)害怕;畏惧:心~|胆~。
(3)(形)穷困:贫~|~素(旧时形容穷苦的读书人家)。
北宋时期,范仲淹与韩琦两人都曾镇守陕西抵御西夏的骚扰边境,他们军队纪律严明,作战英勇顽强。当时边塞流传民谣说:“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骨寒;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