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诸一炬
【拼音】: fù zhū yī jù
【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繁体】: 付諸一炬
【注音】: ㄈㄨˋ ㄓㄨ 一 ㄐㄨˋ
【简拼】: FZYJ
【结构】: 偏正式成语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解释炬:火把。一把火全部烧了。同“付之一炬”。
出处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四十六回:“在这许多名片里面,捡出一张,上写着颜轶回,……其余都付诸一炬。”
语法付诸一炬作谓语;表示野蛮残暴。
1、小子胡言乱语,我大唐朝天下初定,百业待兴,又岂会出现蝗神降灾,你这分明是在巧辩雌黄,来人啊,准备柴薪,将这林府给本官付诸一炬。
2、即便如此,也听得严实脸色潮红,特别当他知道整个黄家都付诸一炬之后,更是大呼痛快。
3、所以林荣嘉并不担心孔融会突围,更不担心他会把城里那堆得比城墙还高的粮食付诸一炬。
4、故事从亚历山大图书馆被付诸一炬开始。
5、我们应该听取这些事后的评论,然后像哲学家大卫休姆对待迷信的态度那样:将它们付诸一炬。
6、想到这事闹这么大动静,想掩人耳目是不可能了,官府到来只是在眨眼之间,还是赶快离开这块是非之地为妙,离去之时阿风呢顺手将彭府付诸一炬。
7、对于这种没有什么油水的小村子,盗贼们很快就失去了兴趣,再杀光了所有人并且将村子付诸一炬之后就离开了。
8、这杜大才子果然才学惊人,就凭这首诗,我这儿以前留下的那些名家手笔,基本上就都可以付诸一炬了。
9、而相反的,本已功成名就的他,又会被一个诺纳尔火球术将所有的荣耀付诸一炬,这一切都与力量无关,是多变的命运,赋予这个种族的青睐。
10、故事从亚历山大图书馆被付诸一炬开始.
读音:zhū
[zhū]
(1)(形)众;许多:~公|~侯|~ 君|~位|~子百家。
(2)姓。
(助)〈书〉“之于(於)”或“之乎”的合音:付~实施(=之于)|公~社会(=之于)|有~?(=之乎)
读音:yī
[yī]
(1)(数)数目;最小的正整数。
(2)(形)同一:~视同仁|咱们是~家人|咱们~路走|这不是~码事。
(3)(形)另一:番茄~名西红柿。
(4)(形)全;满:~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
(5)(形)专一:~心~意。
(6)(副)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
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
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歇~歇|笑~笑。
c)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
(7)(副)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
(8)(副)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
(9)(助)〈书〉用在某些词前加强语气:~何速也|为害之甚;~至于此!
(10)(名)初次,第一次。
读音:jù
[jù]
(名)火把:火~|目光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