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无所知
【拼音】: yī wú suǒ zhī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繁体】: 一無所知
【注音】: 一 ㄨˊ ㄙㄨㄛˇ ㄓ
【简拼】: YWSZ
【结构】: 动宾式成语
【辩形】: 一无所知与“一窍不通”有别:一无所知重于“不知”;“一窍不通”重于“不通”所以能和“木头疙瘩”配合运用;和“擀面杖吹火”构成歇后语。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解释一:都;全。什么都不知道;不懂。
出处唐白居易《悲哉行》:“朝从博徒饮,暮有娼楼期……声色狗马外,其余一无知。”
语法一无所知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
示例巴金《随想录纪念雪峰》:“可是二十二年已经过去,雪峰早已一无所知了。”
1、当时,我对工程学方面一无所知,但正如人们说的有志者事竟成,我将这个想法告诉一些工程师,请他们根据我的构想,拟定一个可以执行的方案。
2、这条鱼还是很有本事,我看到鱼钩钩住了嘴角,而它却紧闭嘴巴。鱼钩的伤害算不得什么,饥饿的煎熬以及跟一个它一无所知的对象较量才是根本问题。
3、老叫花子这些年一直在漠河喝西北风,对京城官场的情况一无所知,你想让老叫花子给你出主意打入鳌拜的派系,那不是求道于盲吗?
4、生活中,有些人好像只是专门用来打招呼的。要说也经常碰头,甚至把酒言欢,很熟的样子,可静下心来一琢磨,为人如何一无所知,真个叫泛泛之交。与此相似,有些地方,也好像只是专门用来路过的。只是路过,从不停留。
5、不会思想的人是白痴,不肯思想的人是懒汉,不敢思想的人是奴才。不要企图无所不知,否则你将一无所知。
6、对任何事情都一知半解就等于一无所知。
7、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益处有多大?未来它们将会有多么重要?对于这些问题,人们常常一无所知,或者一知半解。
8、苏格拉底曾说:"我知道我一无所知。"他心中有神的全知,所以知道人归根到底是物质的,别的人却把人的一知半解当成了全知。
9、对爱义无返顾是因为一无所知,对爱小心谨慎是因为一知半解,对爱拒之千里是因为大彻大悟。
10、由于出版了不计其数的教人自己动手做事的书报杂志,没有人再能说对某事一无所知。
读音:yī
[yī]
(1)(数)数目;最小的正整数。
(2)(形)同一:~视同仁|咱们是~家人|咱们~路走|这不是~码事。
(3)(形)另一:番茄~名西红柿。
(4)(形)全;满:~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
(5)(形)专一:~心~意。
(6)(副)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
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
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歇~歇|笑~笑。
c)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
(7)(副)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
(8)(副)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
(9)(助)〈书〉用在某些词前加强语气:~何速也|为害之甚;~至于此!
(10)(名)初次,第一次。
读音:wú,mó
[wú]
[ wú ]1.没有,与“有”相对;不:无辜。无偿。无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无度。无端(无缘无故)。无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无非(只,不过)。无动于衷。无所适从。
[ mó ]南无,也作“南谟”。佛教用语,常用于佛、菩萨名或经书题名之前,表示对佛和佛法的尊敬,含“归敬”、“敬礼”的意思。如:南无阿弥陀佛。
读音:suǒ
[suǒ]
1. 处,地方:住所。哨所。场所。处所。
2. 机关或其他办事的地方的名称:研究所。派出所。
3. 量词,指房屋:一所四合院。
4. 用在动词前,代表接受动作的事物:所部(所率领的部队)。所谓(a.所说的;b.某些人所说的,含不承认意)。无所谓(不关紧要,不关心)。所有。各尽所能。所向无敌。有所不为而后可以有为。
5. 用在动词前,与前面的“为”或“被”字相应,表示被动的意思:为人所敬。
6. 姓。
读音:zhī,zhì
[zhī]
[ zhī ]1. 晓得,明了:知道。知名(著名)。知觉(有感觉而知道)。良知。知人善任。温故知新。知难而进。知情达理。
2. 使知道:通知。知照。
3. 学识,学问:知识,求知。无知。
4. 主管:知县(旧时的县长)。知府。知州。知宾(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亦称“知客”)。
5. 彼此了解:相知。知音。知近。
6. 彼此了解、交好的人:故知(老朋友)。
[ zhì ]1. 古同“智”,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