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七件事
【拼音】: kāi mén qī jiàn shì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字数】: 五字成语
【繁体】: 開門七件事
【注音】: ㄎㄞ ㄇㄣˊ ㄑ一 ㄐ一ㄢˋ ㄕˋ
【简拼】: KMQJS
【结构】: 偏正式成语
【年代】: 近代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解释比喻每天的必需开支。
出处清·李渔《无声戏》第八回:“开门七件事,件件不须钱买,取之宫中而有余。”
语法开门七件事作主语、宾语、分句;用于口语。
示例高阳《胡雪岩全传·灯火楼台》:“你这开门七件事,怎么管法?”
1、“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我每天要面对的是‘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2、大至紧抱她,“与你在一起真开心。”,“那是因为我俩各自付水电费用及开门七件事开销。”。
3、你不比我们,你这生意是家家户户开门七件事少不来的,可不是?
4、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茶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5、“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句古老的俗语,可以说明茶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
6、用开门七件事喻理是汉民族长期形成的语言文化习俗。
7、宋代人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那是说如果没有盐,日子就没法过了。
8、开门七件事熟语是一个成系统的熟语义场.
9、开门七件事,件连着商。民谚
10、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茶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查字典www.chazidian.com/zj-239741/造句网】
读音:kāi
[kāi]
(1)(动)使关闭的东西不再关闭;打开
(2)(动)打通;开辟:~路|~矿。
(3)(动)(合拢或连接的东西)舒张;分离:桃树~花了|扣儿~了。
(4)(动)(河流)解冻:河~了。
(5)(动)解除(封锁、禁令、限制等):~戒|~禁。
(6)(动)发动或操纵(枪、炮、车、船、飞机、机器等):~枪|~汽车|~拖拉机|火车~了。
(7)(动)(队伍)开拔:昨天~来两团人;今天又~走了。
(8)(动)开办:~工厂|~医院。
(9)(动)开始:~工|~学|~演。
(10)(动)举行(会议、座谈会、展览会等):~会|~欢送会。写出(多指单据、信件等):~发票|~药方。支付;开销(工资、车费)。〈方〉开革;开除:过去资本家随便~掉我们工人。(液体)受热而沸腾:水~了。〈口〉吃:他把包子都~了。用在动此或形容词后。ɑ)表示扩大或扩展:喜讯传~了。b)表示开始并继续下去:下了两天雨;天就冷~了。指十分之几的比例:三七~。印刷上指相当于整张纸的若干分之一:~会|~欢送会。写出(多指单据、信件等)
读音:mén
[mén]
(1)(名)房屋、车船或用围墙、篱笆等围起来的地方的出入口:前~|屋~|送货上~。
(2)(名)装置在上述出入口;能开关的障碍物;多用木料或金属材料做成:铁~|栅栏~儿|两扇红漆大~。
(3)(名)(~儿)器物可以开关的部分:柜~儿|炉~儿。
(4)(名)形状或作用像门的:电~|水~|气~|闸~。
(5)(名)(~儿)门径:窍~|炼钢的活儿我也摸着点~儿了。
(6)(名)旧时指家族或家族的一支;现在指一般的家庭:满~|双喜临~|张~王氏|长~长子。
(7)(名)宗教、学术思想上的派别:儒~|佛~|左道旁~。
(8)(名)传统指称跟师傅有关的:拜~|同~|~徒。
(9)(名)一般事物的分类:分~别类|五花八~。(名)生物学中把具有最基本最显著的共同特征的生物分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门;如原生动物门、裸子植物门等。门以下为纲。(名)压宝时下赌注的位置的名称;也用来表示赌博者的位置;有“天门”、“青龙”等名目。(量)ɑ)用于炮。b)用于功课、技术等。(Mén)姓。
读音:qī
[qī]
(1)(数)数目。
(2)(数)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祭一次;直到第四十九天为止;共分七个“七”。
读音:jiàn
[jiàn]
(1)(量)用于个体事物:一~事|两~衣裳。
(2)(名)(~儿)指可以一一计算的事物:铸~|工~|零~儿|案~。
(3)(名)文件:来~|急~|密~。
读音:shì
[shì]
1. 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事情。事件。事业。
2. 变故:事故(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伤等)。事端。
3. 职业:谋事(指找职业)。
4. 关系和责任:你走吧,没你的事了。
5. 办法:光着急也不是事儿,还得另找出路。
6. 做,治:不事生产。无所事事。
7. 服侍:事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