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言无补
【拼音】: kōng yán wú bǔ
【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繁体】: 空言無補
【注音】: ㄎㄨㄥ 一ㄢˊ ㄨˊ ㄅㄨˇ
【简拼】: KYWB
【结构】: 紧缩式成语
【年代】: 近代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解释空洞不切实际的言论于事没有帮助
出处陆士谔《续孽海花》第46回:“众喙哓哓,空言无补。”
语法空言无补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说话。
1、惟空言无补夫实际,祸乱每起于机微,埋头苦干,乃救国之要道,好高骛远,实无以救危亡。
2、“中国创行西法已数十年,皆属皮毛,空言无补。
3、自古人皆言御夷无上策,大要修明礼义,忠义之气为根本者,大率空言无补也。
4、此时说得再多,也不外是空言无补,假如您给本人我一次试讲的时机,本人我将会向您证实:您此次的选择是准确的。(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zj-36610/)
读音:kōng,kòng
[kōng]
[ kōng ]1. 不包含什么,没有内容:空洞(a.没有内容的;b.物体内部的窟窿)。空泛。空话。空旷。空乏。空空如也。空前绝后。凭空(无根据)。真空(没有任何东西)。
2. 没有结果的,白白地:空跑了一趟。空口无凭。
3. 离开地面的,在地上面的地方:空军。空气。空投。空运。
[ kòng ]1. 使空,腾出来:空一个格。空出一间房来。
2. 闲着,没被利用的:空白。空地。空额。空房。空缺。
3. 亏欠:亏空。
读音:yán
[yán]
(1)(名)话:~语|语~|格~。
(2)(动)说:~之有理|畅所欲~。
(3)(量)汉语的一个字叫一言:五~诗。
(4)姓。
读音:wú,mó
[wú]
[ wú ]1.没有,与“有”相对;不:无辜。无偿。无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无度。无端(无缘无故)。无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无非(只,不过)。无动于衷。无所适从。
[ mó ]南无,也作“南谟”。佛教用语,常用于佛、菩萨名或经书题名之前,表示对佛和佛法的尊敬,含“归敬”、“敬礼”的意思。如:南无阿弥陀佛。
读音:bǔ
[bǔ]
(1)(动)添上材料;修理破损的东西;修补:~袜子。
(2)(动)补充;补足;填补(缺额):弥~。
(3)(动)补养:滋~。
(4)(名)〈书〉利益;用处:不无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