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知灼见
【拼音】: zhēn zhī zhuó jiàn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繁体】: 真知灼見
【注音】: ㄓㄣ ㄓ ㄓㄨㄛˊ ㄐ一ㄢˋ
【简拼】: ZZZJ
【结构】: 联合式成语
【正音】: 见;不能读作“xiàn”。
【辩形】: 真知灼见与“远见卓识”有别:真知灼见侧重于形容见识真切;“远见卓识”侧重于形容目光远大。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1、据此,我认为审理本案的法院和法官对这个案件的判决,是很有勇气的,体现了法官对法律理解的真知灼见。
2、办天下大事,贵实心,尤贵虚心。非真知灼见不能办事,亦不能论事,贵耳贱目,最足误事。
3、实干兴邦、空谈误国很多年前就是这个国家和民族的真知灼见,这个社会问题再多,再复杂,也得有人投身其中去改变,去完善。
4、成功的公式包含汗水,信心,坚持,毅力,技巧,雄心还有真知灼见。
5、方松林饱读诗书,知识面五花八门,且都是些真知灼见,完全被彪昭吸收了。
6、一个有真知灼见的人和那些受到愚弄、欺骗的大众在一起就类似这种情形:他的手表指示的时间是正确的,但全城钟塔指示的都是错误的时间,而只有他自己才知道正确的时间。但这又有什么用呢?所有人都听任错误钟塔的指示,甚至包括那些知道这个人的手表指示了唯一正确的时间的人。
7、在这个研讨会上,还希望各位专家、学者畅所欲言,就我市的长远发展规划发表真知灼见,提出具体建议、意见。
8、关键问题是这种概括是肤浅的还是深入的?是简单化的分类还是具体地分析了具体问题、分析了矛盾的对立与统一的各个侧面、各个层次?是人云亦云的俗套子还是评论家厚积薄发、潜心研究的真知灼见。
9、身上任何部位被这些潮汐乱流刮过,那部分就不再属于自己了,这是多次悲惨遭遇后的真知灼见。
10、什么是真知灼见?它意味着你已经洞识到任何目标都无法满足你的欲望。于是,有真知灼见的人将不再追寻任何目标,他让他的欲望变得很纯粹,不管他所欲望的目标是世俗、还是超脱世俗的,他很纯粹地活在每一个当下的欲望中,他充满欲望、充满流动的能量。
读音:zhēn
[zhēn]
(1)(形)真实;真诚
(2)(副)的确;实在(强调程度深):时间过得~快!|“人勤地不懒”这话~不假。
(3)(形)清楚确实:黑板
读音:zhī,zhì
[zhī]
[ zhī ]1. 晓得,明了:知道。知名(著名)。知觉(有感觉而知道)。良知。知人善任。温故知新。知难而进。知情达理。
2. 使知道:通知。知照。
3. 学识,学问:知识,求知。无知。
4. 主管:知县(旧时的县长)。知府。知州。知宾(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亦称“知客”)。
5. 彼此了解:相知。知音。知近。
6. 彼此了解、交好的人:故知(老朋友)。
[ zhì ]1. 古同“智”,智慧。
读音:zhuó
[zhuó]
(1)(动)火烧;火烫:~伤。
(2)(形)明亮:~见。
读音:jiàn,xiàn
[jiàn]
[ jiàn ]1. 看到:看见。罕见。见微知著。见义勇为。见异思迁。
2. 接触,遇到:怕见风。见习。
3. 看得出,显得出:见效。相形见绌。
4. (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见上。见下。
5. 会晤:会见。接见。
6. 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见解。见地(见解)。见仁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
7. 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见外。见教。见谅(原谅我)。见笑(被讥笑)。
[ xiàn ]1. 古同“现”,出现,显露。
2. 古同“现”,现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