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步亦趋
【拼音】: yì bù yì qū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繁体】: 亦步亦趨
【注音】: 一ˋ ㄅㄨˋ 一ˋ ㄑㄨ
【简拼】: YBYQ
【结构】: 联合式成语
【正音】: 趋;不能读作“zōu”或“zhòu”。
【辩形】: 亦步亦趋和“人云亦云”都有“缺乏主见;模仿追随别人”的意思。但“人云亦云”指语言上的模仿、追随。亦步亦趋不仅指语言;还有行动上的模仿、追随。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
解释亦:也;步:行走;趋:快走。原指学生紧紧追随老师;后来形容处处模仿或一味地追随他人。
出处先秦庄周《庄子田子方》:“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夫子驰亦驰,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矣。”
语法亦步亦趋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示例尾巴主义是成功的仇敌。刊物内容如果只是“人云亦云”,格式如果只是“亦步亦趋”,那是刊物的尾巴主义。(邹韬奋《经历几个原则》)
1、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事情来办,不能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
2、见中年男子露了这一手,卡庸脸上敬畏之色更浓重了,叭儿狗般亦步亦趋的紧紧跟随身后,无比谦恭的道。
3、他以为只要巴结权贵,就能出人头地,结果是当一隻亦步亦趋的哈巴狗而已。
4、向来好性的主子起怒,一干婢仆尽是退避三舍,唯有管家顾全亦步亦趋,不离左右。
5、青年不能躲在他人的庇荫之下,不能跟着人家脚步亦步亦趋,要毅然决然地一人立起,开拓自己的道路,这样才是“青年”。
6、秦岚根据八卦仪的指示一层楼一层楼的去找,绍枫跟在他会面,亦步亦趋,胆颤心寒。
7、在产品设计这方面,我们要走自己的路,不要老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
8、正在这时,只见一名妙龄女郎搀扶着一名伛偻老者走进客厅,王元坤亦步亦趋紧随其后。
9、夏天的炎热,渐行渐远,秋天的凉爽,亦步亦趋。立秋了,稻穗弯腰诉说着思念,果实低头轻语着留恋,我的问候传达着不变的惦念,愿快乐常驻你心间。
10、梦霞之愁怀已释,石痴之豪兴方酣,一觞一咏,畅叙幽情;亦步亦趋,共探佳境。
读音:yì
[yì]
(1)(副)〈书〉也(表示同样);也是:反之~然|人云~云。
(2)(Yì)姓。
读音:bù
[bù]
(1)(名)行走时两脚之间的距离;脚步:正~|跑~|寸~难移|走了一~棋。
(2)(名)阶段:事情一~比一~顺利。
(3)(名)地步;境地:不幸落到这一~。
(4)(量)旧制长度单位:一步等于五尺。
(5)(动)用脚走:~入会场|亦~亦趋。
(6)(动)〈书〉踩;踏:~人后尘。
(7)(动)〈方〉用脚步等量地:~一~这块地够不够三亩。
(8)姓。
读音:yì
[yì]
(1)(副)〈书〉也(表示同样);也是:反之~然|人云~云。
(2)(Yì)姓。
读音:qū,cù
[qū]
[ qū ]1. 快走:趋走。趋进。趋前。趋奉。趋翔(快走像鸟展翅飞翔)。趋炎附势(奔走于权贵,依附有权势的人)。趋之若鹜(像野鸭子一样成群地争着去,含贬义)。
2. 归向,情势向着某方面发展:趋向。趋势。大势所趋。
3. 鹅或蛇伸头咬人。
4. 追求,追逐:趋时(追求时髦)。趋利。趋光性。
[ cù ]1. 古同“促”,催促;急速。
春秋时期鲁国大思想家孔子广收弟子,传道讲学,在他的三千多学生中他最喜欢的就是颜回。颜回安贫乐道,勤奋好学,他一举一动都学孔子,他对孔子说:“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夫子驰亦驰,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