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纸贵
【拼音】: luò yáng zhǐ guì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繁体】: 洛陽紙貴
【注音】: ㄌㄨㄛˋ 一ㄤˊ ㄓˇ ㄍㄨㄟˋ
【简拼】: LYZG
【结构】: 主谓式成语
【正音】: 洛;不能读作“ɡè”。
【辩形】: 洛;不能写作“落”。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1、学界公认,它开了比较新闻学之先河,以其鲜明夺目的标题填补了大众传播的空白,揭示了新闻媒介与社会的关联,以至于一时间洛阳纸贵。
2、该文很快传入国内,一时间洛阳纸贵,版本众多。
3、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先后在各地发现了十几个版本,成为华夏大地广大军民争相传诵的理想教材,一时洛阳纸贵。
4、王教授的作品出版后,风行一时,真有洛阳纸贵的势头。
5、这部书出版后,一时洛阳纸贵。
6、这部小说情节迷人,出版后必然能洛阳纸贵,广受好评。
7、为求知识,求学历,风行一时的职业教育热,使得各种大中专教材出版量和发行量一时间猛增,真有洛阳纸贵的势头。
8、天香仙酒,几乎达到了洛阳纸贵的程度,其闻名程度,可见一斑。
9、一时间医院的四楼出现了爆满的状态,大有洛阳纸贵的意思。
10、牛羊本为祭祖所需的必需品,这样控制下来,未免有点洛阳纸贵。
读音:luò
[luò]
(1)(名)洛河;水名;发源于陕西;流入河南。
(2)(名)(Luò)姓。
读音:yáng
[yáng]
(1)(名)我国古代哲学认为存在于宇宙间的一切事物中的两大对立面之一(跟‘阴’相对):阴~二气。
(2)(名)太阳;日光:~光|~历|~坡|朝~。
(3)(名)山的南面;水的北面:衡~(在衡山之南)。
(4)(形)凸出的:~文。
(5)(形)外露的;表面的:~沟|~奉阴违。
(6)(形)指属于活人和人世的(迷信):~宅|~间|~寿。
(7)(形)带正电的:~电|~极。
(8)(名)指男性生殖器。
(9)姓。
读音:zhǐ
[zhǐ]
(1)(名)纸张;写字、绘画、印刷、包装等所用的东西;多用植物纤维制造。
(2)(量)书信、文件的张数:一~公文。
读音:guì
[guì]
(1)(形)价格高;价值大(跟“贱”相对)
(2)(形)评价高;值得珍视或重视:宝~|可~。
(3)(形)以某种情况为可贵:人~有自知之明。
(4)(形)地位优越(跟“贱”相对):~族|~妇人|达官~人。
(5)(形)敬辞;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姓|~国。
(6)(形)(Guì)姓。
晋代文学家左思,小时候是个非常顽皮、不爱读书的孩子。父亲经常为这事发脾气,可是小左思仍然淘气得很,不肯好好学习。有一天,左思的父亲与朋友们聊天,朋友们羡慕他有个聪明可爱的儿子。左思的父亲叹口气说:“快别提他了,小儿左思的学习,还不如我小时候,看来没有多大的出息了。”说着,脸上流露出失望的神色。这一切都被小左思看到听到了,他非常难过,觉得自己不好好念书确实很没出息。于是,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刻苦学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左思渐渐长大了,由于他坚持不懈地发奋读书,终于成为一位学识渊博的人,文章也写得非常好。他用一年的时间写成了《齐都赋》,显示出他在文学方面的才华,为他成为杰出的文学家奠定了基础。这以后他又计划以三国时魏、蜀、吴首都的风土、人情、物产为内容,撰写《三都赋》。为了在内容、结构、语言诸方面都达到一定水平,他潜心研究,精心撰写,废寝忘食,用了整整十年,文学巨著《三都赋》终于写成了。《三都赋》受到谅也评,人们把它和汉代文学杰作《两都赋》相比。由于当时还没有发明印刷术,喜爱《三都赋》的人只能争相抄阅,因为抄写的人太多,京城洛阳的纸张供不应求,一时间全城纸价大幅度上升。故事出自《晋书 文苑 左思传》。成语“洛阳纸贵”,称颂杰出的作品风行一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