敝衣粝食
【拼音】: bì yī lì shí
【常用程度】: 生僻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繁体】: 敝衣糲食
【注音】: ㄅ一ˋ 一 ㄌ一ˋ ㄕˊ
【简拼】: BYLS
【结构】: 联合式成语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解释破衣粗食。形容生活困顿。
出处宋曾巩《徐复传》:“穷阎漏屋,敝衣粝食,或至于不能自给,未尝动其意也。”
语法敝衣粝食作宾语、定语;指艰苦生活。
示例其在方氏者,虽未死,而敝衣粝食,几无以为生。清·刘大櫆《谢氏妹六十寿辰序》
1、其在方氏者,虽未死,而敝衣粝食,几无以为生。◎清·刘大櫆《谢氏妹六十寿辰序》
读音:bì
[bì]
(1)(形)〈书〉破烂:~衣|舌~唇焦。
(2)(代)谦辞;用于与自己有关的事物:~姓|~校。
读音:yī,yì
[yī]
[ yī ]1.衣服:上衣。内衣。大衣。
2.包在物体外面的一层东西:笋衣。
[ yì ]1.穿(衣服);拿衣服给别人穿:穿布衣。解衣衣我。
读音:lì
[lì]
糙米:粗~。
读音:shí,sì
[shí]
[ shí ]1. 吃:食肉。食欲。
2. 吃的东西:食品。粮食。零食。丰衣足食。
3. 俸禄:“君子谋道不谋食”。
4. 日月亏缺或完全不见的现象:日食。月食。
[ sì ]1. 拿东西给人吃:食母(乳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