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颈跂踵
【拼音】: yán jǐng bìng zhǒng
【常用程度】: 生僻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繁体】: 延頸頸踵
【注音】: 一ㄢˊ ㄐ一ㄥˇ ㄅ一ㄥˋ ㄓㄨㄥˇ
【简拼】: YJBZ
【结构】: 联合式成语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解释见“延颈企踵”。
出处宋·王明清《挥薼后录》第四卷:“奈何都民朝夕思念,燃顶炼臂,延颈跂踵,以望御车之尘也?”
语法延颈跂踵作谓语、状语;指盼望心切。
读音:yán
[yán]
(1)(动)伸长;延长:蔓~|绵~|~年益寿|苟~残喘。
(2)(动)(时间)向后推迟:拖~|~期。
(3)(动)〈书〉聘请(教师、顾问等):~师|~医。
(4)姓。
读音:jǐng,gěng
[jǐng]
[ jǐng ]1. 头和躯干相连接的部分(亦称“脖子”),亦指事物像颈的部分:颈项。头颈。颈联(指律诗的第三联,即第五、六两句)。长颈鹿。曲颈甑。
[ gěng ]1. 〔脖颈子〕口语指脖子。亦称“脖颈儿”。
读音:qí,qǐ
[bìng]
[ qí ]1. 多生的脚趾:“故合者不为骈,而枝者不为跂。”
2. 爬动:“跂行喙息蠕动之类,莫不就安利而辟危殆。”
3. 慢走。
[ qǐ ]1. 古通“企”,踮起:“吾尝跂而望矣。”
读音:zhǒng
[zhǒng]
(1)(名)脚后跟。
(2)(动)亲到。
(3)(动)跟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