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之长
【拼音】: yī jiā zhī zhǎng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繁体】: 一家之長
【注音】: 一 ㄐ一ㄚ ㄓ ㄓㄤˇ
【简拼】: YJZZ
【结构】: 偏正式成语
【年代】: 当代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解释家庭的当家人
出处刘斯奋《白门柳·鸡鸣风雨》第六章:“一家之长冒起宗就断然决定:所有男丁立即剃掉头发。”
语法一家之长作主语、宾语、定语;多用于口语。
1、从前,许多父亲在家里都是极其霸道的一家之长。
2、刘徐氏倒是有一家之长的风范,当面出来表态只要不愿意搬离刘家的,可以继续住在刘家,日子与往常无异。
3、一旦一辆有篷马车在一块新宅地上停下来,一家之长便拿出铲子。
4、船长本就是轮船上的一家之长,再说了,张超宇确实没有指挥这么大而且这么落后的船队夜航。
5、心想,看来一家之长到了,今后能不能过上好日子就看待会自己的表演了,成败在此一举。
6、爷爷顾念仁是一家之长,顾小凤的爸爸叔叔都得听爷爷做主。
7、女人是家庭的设计师,一切安排你指挥。女人是家中的贤内助,孝敬老人教养儿。女人是一家的大掌管,开销花费来支配。三八妇女节,愿你当好一家之长,老公感谢你!
8、我把自己当作在向子女传授至理名言的一家之长。
9、老头举起酒杯,还真有点一家之长的派头。
10、从结婚后一直到她去世前,她都是一家之长。
读音:yī
[yī]
(1)(数)数目;最小的正整数。
(2)(形)同一:~视同仁|咱们是~家人|咱们~路走|这不是~码事。
(3)(形)另一:番茄~名西红柿。
(4)(形)全;满:~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
(5)(形)专一:~心~意。
(6)(副)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
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
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歇~歇|笑~笑。
c)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
(7)(副)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
(8)(副)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
(9)(助)〈书〉用在某些词前加强语气:~何速也|为害之甚;~至于此!
(10)(名)初次,第一次。
读音:jiā,jie,gū
[jiā]
[ jiā ]1. 共同生活的眷属和他们所住的地方:家庭。家眷。家长(zhǎng )。家园。家谱。家塾。家乡。家风。家训。家规。家喻户晓。如数家珍。
2. 家庭所在的地方:回家。老家。安家。
3. 居住:“可以家焉”。
4. 对人称自己的尊长、亲属:家祖。家父。家翁。家母。家慈。
5. 家里养的,不是野生的:家畜。家禽。
6. 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有某种身份的人家:酒家。农家。
7. 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有丰富实践经验及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专家。行(háng )家。作家。科学家。
8. 学术流派:儒家。法家。道家。墨家。纵横家。诸子百家。
9. 量词,用于计算家庭或企业:一家人家。
10. 姓。
[ jie ]1. 词尾,同“价”:整天家。成年家。
[ gū ](古汉语)
名词
1.古通“姑” 。如:阿家(称婆婆);阿家阿翁
2.另见 jiā
读音:zhī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读音:cháng,zhǎng
[zhǎng]
[ cháng ]1. 两端的距离:长度。
2. 长度大,与“短”相对,指空间,亦指时间:长短。长空。长短句(词的别名)。长夜(a.漫长的黑夜;b.喻黑暗的日子)。长风破浪(喻志趣远大)。长歌代哭(以歌代哭)。
3. 优点,专精的技能:特长。专长。各有所长。
4. 对某事做得特别好:他长于写作。
[ zhǎng ]1. 生长,成长:长疮。
2. 增加:长知识。
3. 排行第一的:长子。长兄。长孙。
4. 辈分高或年纪大:长辈。长者。家长。
5. 领导人;负责人:部长。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