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立业
【拼音】: ān jiā lì yè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繁体】: 安家立業
【注音】: ㄢ ㄐ一ㄚ ㄌ一ˋ 一ㄝˋ
【简拼】: AJLY
【结构】: 联合式成语
【正音】: 家;不能读作“jià”。
【辩形】: 安家立业和“安居乐业”;都可指生活安定。不同在于:安家立业中的“安”、“立”是建立的意思;“安居乐业”中的“安”、“乐”表现一种安心、愉快的心理状态。
【年代】: 当代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解释安置家庭;创立事业。也指长期在一个地方劳动和生活。
出处梁斌《漫谈的创作(代序)》:“于是背起铺盖卷下了关东,在关东挖参、淘金,积了一些钱,回来安家立业,准备报仇。”
语法安家立业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多指在一个地方长期生活。
示例你们父子帮助我安家立业,我一辈子也忘不了。(染斌《红旗谱》第一卷)
1、但在未来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大部分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都很难真正在城市安家立业,因此,让那些进城农民在务工经商不特别成功时可以选择返回村庄,且可以过一种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就可以安抚中国快速现代化进程中的大多数农民,从而可能为中国现代化提供一个稳定的农村基础。
2、不走也好,该安家立业了,如今你妹妹在宫里虽然不受宠,怎么也是个嫔妃,你现在也不是普通人了,少不得让人巴结。
3、还有些人买房子安家立业,长时间后不知不觉的就成了百万富翁。
4、还有些人买房子安家立业,长期后不知不觉的就成了百万富翁。
5、具有更多的融入城市的冲动,正逐渐习惯于城市的繁华和快节奏的生活方式,部分人开始试着去认同流入地社会。然而城市却难以满足他们安家立业的正常要求,他们不得不走的是一条比城市人艰难百倍的求生与发展之路。然而城市却难以满足他们安家立业的正常要求,他们不得不走的是一条比城市人艰难百倍的求生与发展之路。
6、他很爱她,可是他自个也不清楚他如今是不是已经预备安家立业了。
7、这句话的意思是:和我同房间住的那个兄弟忖前思后了几个星期,思考究竟要不要向他的女兄弟求婚。他很爱她,可是他自个也不清楚他如今是不是已经预备安家立业了。
8、中国国土广阔,资本逐步向中西部扩张,逐步将更多的农民吸收成为可以在城市安家立业的市民,也逐步让更多地区的农村摆脱小农经济状况。
9、在旧中国,遇到重大自然灾害,百姓往往是流离失所,饿殍遍野;而在新中国,人民却仍能安家立业、民康物阜。
10、如参加当地社会组织的一些集体活动,与当地人建立经常性的交往关系,甚至加入当地的一些社会组织等,想在城市安家立业,但自己的根仍在农村,矛盾心理异常突出。
读音:ān
[ān]
(1)(形)安定:心神不~。
(2)(动)使安定(多指心情):~民。
(3)(形)对生活、工作等感觉满足合适;心安:~之若泰。
(4)(形)平安;安全(跟‘危’相对):公~。
(5)(动)使有合适的位置:~插|~顿。
(6)(动)安装;设立:~电灯。
(7)(动)加上:~罪名。
(8)(动)存着;怀着(某种念头;多指不好的):你~的什么心?
(9)姓。
(10)〈书〉疑问代词。问处所或表示反问:而今~在|~能若无其事?
(11)(量)安培的简称。
读音:jiā,jie,gū
[jiā]
[ jiā ]1. 共同生活的眷属和他们所住的地方:家庭。家眷。家长(zhǎng )。家园。家谱。家塾。家乡。家风。家训。家规。家喻户晓。如数家珍。
2. 家庭所在的地方:回家。老家。安家。
3. 居住:“可以家焉”。
4. 对人称自己的尊长、亲属:家祖。家父。家翁。家母。家慈。
5. 家里养的,不是野生的:家畜。家禽。
6. 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有某种身份的人家:酒家。农家。
7. 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有丰富实践经验及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专家。行(háng )家。作家。科学家。
8. 学术流派:儒家。法家。道家。墨家。纵横家。诸子百家。
9. 量词,用于计算家庭或企业:一家人家。
10. 姓。
[ jie ]1. 词尾,同“价”:整天家。成年家。
[ gū ](古汉语)
名词
1.古通“姑” 。如:阿家(称婆婆);阿家阿翁
2.另见 jiā
读音:lì
[lì]
(1)(动)使竖立;使物体的上端向上。
(2)(形)直立的。
(3)(动)建立;制定。
(4)(动)指君主即位。
(5)(动)存在;生存。
(6)(副)立刻。
(7)(Lì)姓。
读音:yè
[yè]
(1)(名)行业:工~|农~。
(2)(名)职业:就~|转~|~余。
(3)(名)学业:肄~|修~|毕~|结~。
(4)(名)事业:功~|创~|~绩。
(5)(名)产业;财产:家~|~主。
(6)(名)佛教徒称一切行为、言语、思想为业;分别叫做身业、口业、意业;合称三业;包括善恶两面;一般专指恶业。
(7)(动)从事(某种行业):~农|~商。
(8)(Yè)姓。
(9)(副)已经:~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