跷足抗首
【拼音】: qiāo zú kàng shǒu
【常用程度】: 生僻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繁体】: 蹺足抗首
【注音】: ㄑ一ㄠ ㄗㄨˊ ㄎㄤˋ ㄕㄡˇ
【简拼】: QZKS
【结构】: 联合式成语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解释踮起脚跟,仰起头。形容热切期望的样子。
出处西汉·扬雄《长杨赋》:“自上仁所不化,茂德所不绥,莫不跷足抗首,请献厥珍。”
语法跷足抗首作谓语、状语;用于期望。
读音:qiāo
[qiāo]
(1)(动)抬起(腿);竖起(指头):~腿|~起拇指。
(2)(动)脚后跟抬起、脚尖着地:~脚。
(3)(名)高跷。
读音:zú
[zú]
(1)(名)脚;腿:~迹|~球|画蛇添~。
(2)(名)器物下部形状像腿的部分:鼎~。
(3)(形)充足;足够:~额|~金|~数|~月|富~|丰衣~食。
(4)(副)够得上某种数量或程度:菜~有十斤。
(5)(副)足以(多用于否定式):不~为凭|微不~道。
读音:kàng
[kàng]
(1)(动)抵抗;抵挡:顽~|抵~|~日战争。
(2)(动)拒绝;抗拒:~命|~租。
(3)(动)对等:~衡|分庭~礼。
读音:shǒu
[shǒu]
(1)(名)头
(2)(形)第一;最高的:~相|~脑。
(3)(名)首领:~长。
(4)(名)首先:~创。
(5)(动)出头告发:自~。
(6)姓。
(7)(量)用于诗、词、赋;一篇叫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