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见其人
【拼音】: rú jiàn qí rén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注音】: ㄖㄨˊ ㄐ一ㄢˋ ㄑ一ˊ ㄖㄣˊ
【简拼】: RJQR
【结构】: 动宾式成语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解释像看到他本人一样,形容对人物刻画非常生动逼真
出处唐·韩愈《独孤申叔哀辞》:“濯濯其英,晔晔其光,如闻其声,如见其容。”
语法如见其人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示例徐迟《“特写选”序言》:“为了让读者看到、听到和感觉到人物,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而不是仅仅知道他的一个名字……”
1、曹德当时是武职正五品宣慰使司佥事,见焦达信如见其人,知道他任过荣昌县把总且武艺超群,安排他任了千总。
2、有人说这是当代的《桃花园记》,行文简洁,描绘形象,铺排得体,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大有先秦魏晋风骨,又有南北朝之期的赋体铺陈,很有味道,很有味道。
3、检验人的品质有一个最简单的标准,那就是看他工作时所具备的精神。工作是一个人人格的表现,是“真我”的外部写真。看到一个人所做的工作,就“如见其人”了。
4、小孩子说假话是为了更能说出真意来。通常写小说的人都是喜欢吹牛夸大,把假的东西写得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写散文的则是将真人真事写得如梦似假。两者都是说谎,像庄子。
5、这部小说的人物描写生动细腻,读来使人如见其人。
6、美的东西往往把不可言状的情感变成具体生动的形象,让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让人在想象中体会到情感。
7、这部小说的人物描写生动细腻,读来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8、因此人物的个性才得以充分展现,使我们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例如写《项羽本纪》,项羽虽遭败绩,但其“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9、快去看看的急切心情,活灵活现地表现了出来,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10、其他如阮小七的心直性急,吴用的足智多谋,宋江的谦虚下人,通过他们的对话,无不令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读音:rú
[rú]
1. 依照顺从:如愿。如意。如法炮制。
2. 像,相似,同什么一样:如此。如是。如同。如故。如初。游人如织。
3. 比得上,及:百闻不如一见。自叹弗如。
4. 到,往:如厕。
5. 假若,假设:如果。如若。假如。
6. 奈,怎么:如何。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7. 与,和:“公如大夫入”。
8. 或者:“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9. 用在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事物的状态:突如其来。
10. 表示举例:例如。
11. 应当:“若知不能,则如无出”。
12. 〔如月〕农历二月的别称。
13. 姓。
读音:jiàn,xiàn
[jiàn]
[ jiàn ]1. 看到:看见。罕见。见微知著。见义勇为。见异思迁。
2. 接触,遇到:怕见风。见习。
3. 看得出,显得出:见效。相形见绌。
4. (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见上。见下。
5. 会晤:会见。接见。
6. 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见解。见地(见解)。见仁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
7. 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见外。见教。见谅(原谅我)。见笑(被讥笑)。
[ xiàn ]1. 古同“现”,出现,显露。
2. 古同“现”,现存。
读音:qí
[qí]
1. 第三人物代词,相当于“他(她)”、“他们(她们)”、“它(它们)”;“他(她)的”、“他们(她们)的”、“它(们)的”:各得其所。莫名其妙。三缄其口。独行其是。自食其果。
2. 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个”、“那些”:其他。其余。其次。文如其人。名副其实。言过其实。
3. 那里面的:其中。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4. 连词,相当于“如果”、“假使”:“其如是,熟能御之?”
5. 助词,表示揣测、反诘、命令、劝勉:“其如土石何?”
6. 词尾,在副词后:极其快乐。大概其。
读音:rén
[rén]
(1)(名)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女~|~们|~类。
(2)(名)每人;一般人:~手一册|~所共知。
(3)(名)指成年人:长大成~。
(4)(名)指某种人:工~|军~|主~|介绍~。
(5)(名)别人:~云亦云|待~诚恳。
(6)(名)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这个同志~很好|他~老实。
(7)(名)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不大舒服。
(8)(名)指人手、人材:我们这里正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