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取蔽寒
【拼音】: yī qǔ bì hán
【常用程度】: 生僻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注音】: 一 ㄑㄨˇ ㄅ一ˋ ㄏㄢˊ
【简拼】: YQBH
【结构】: 紧缩式成语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解释取:选取,采用;蔽:遮往。衣服只求抵御寒冷
出处宋·司马光《训俭示康》:“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
语法衣取蔽寒作谓语、定语;指人不讲究穿着。
1、在生活方面,司马光节俭纯朴,“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但却“不敢服垢弊以矫俗于名”。
2、司马光的生活作风节俭朴素,“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但却“不敢服垢弊以矫俗于名”。
3、他从不购买并穿戴华贵衣服以摆显赫地位,“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为了实现著书立说以资治国借鉴,近20年不分日夜,废寝忘食,经常抱病工作。
4、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但顺吾性而已。(https://www.chazidian.com/zj-25724/衣取蔽寒造句)
读音:yī,yì
[yī]
[ yī ]1.衣服:上衣。内衣。大衣。
2.包在物体外面的一层东西:笋衣。
[ yì ]1.穿(衣服);拿衣服给别人穿:穿布衣。解衣衣我。
读音:qǔ
[qǔ]
(动)选取:~道|录~|可~。
读音:bì
[bì]
(1)(动)遮盖:遮~|掩~|隐~。
(2)(动)概括:一言以~之。
读音:hán
[hán]
(1)(形)冷(跟‘暑’相对):~冬|~风|天~地冻|受了一点~。
(2)(形)害怕;畏惧:心~|胆~。
(3)(形)穷困:贫~|~素(旧时形容穷苦的读书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