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人一面
【拼音】: qiān rén yī miàn
【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繁体】: 千人一靣
【注音】: ㄑ一ㄢ ㄖㄣˊ 一 ㄇ一ㄢˋ
【简拼】: QRYM
【结构】: 偏正式成语
【年代】: 近代成语
【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
解释众多人一个脸谱。多用以讥讽文艺创作上的雷同。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7回:“列公要知这‘一宿无话’四个字怎的个讲法?这四个字,久已作了小说部中千人一面的流口常谈。”
语法千人一面作谓语、定语;用于写作等。
示例王愿坚《新一点,深一点》:“自然就只能千人一面、千语一腔、千篇一律了。”
1、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官式区域文学史写作固然应该批评,但像此书这样不带新八股色彩的别具一格的区域文学史著述,是难得的,值得一读的。
2、显而易见,这石头传奇,正要从荒凉的青峺峰上借得风清月白,一扫这种“千部一腔,千人一面”的文坛污浊,“破一时之闷,醒同人之目”。
3、说到规划,我国各领域的规划方案还必须带有统筹兼顾、平衡多元、各得其所的特殊性,最忌千人一面、千部一腔、趋同从众的“羊群效应”。
4、通过分析地域文化与设计的相互关系,论述了当前设计千人一面的现象正是由于西方文化的强势,我国地域文化的多次断层等原因造成的。
5、住宅建筑要多样化、美化,不要千人一面,都建成“火柴盒”。
6、)“千部一腔,千人一面”,陈陈相因,辗转传抄,成了公式化、概念化、模式化的渊薮,成了描绘社会生活、刻划人物形象的严肃的文学作品的可怕杀手。
7、譬如城市小说的表现形式和风格,还缺乏应有的独创性、鲜明性,“千人一面,千部一腔”的现象十分普遍,这与西方城市小说相比,还存在着很大差距。
8、这种误解使他们对中国持如下看法:中国人千人一面,或至少可以整齐地划分为大种群及少数特立独行人士两大类。
9、不必千人一面,不要总是模仿他人,有志者应当自立一旗,并有所建树。
10、当前,我国高校期刊普遍存在着“全、散、小、弱,千人一面”的办刊问题,严重地制约了高校期刊的进一步发展。
读音:qiān
[qiān]
(1)(数)数目;十个百。
(2)(形)比喻很多:~方百计。
读音:rén
[rén]
(1)(名)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女~|~们|~类。
(2)(名)每人;一般人:~手一册|~所共知。
(3)(名)指成年人:长大成~。
(4)(名)指某种人:工~|军~|主~|介绍~。
(5)(名)别人:~云亦云|待~诚恳。
(6)(名)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这个同志~很好|他~老实。
(7)(名)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不大舒服。
(8)(名)指人手、人材:我们这里正缺~。
读音:yī
[yī]
(1)(数)数目;最小的正整数。
(2)(形)同一:~视同仁|咱们是~家人|咱们~路走|这不是~码事。
(3)(形)另一:番茄~名西红柿。
(4)(形)全;满:~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
(5)(形)专一:~心~意。
(6)(副)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
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
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歇~歇|笑~笑。
c)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
(7)(副)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
(8)(副)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
(9)(助)〈书〉用在某些词前加强语气:~何速也|为害之甚;~至于此!
(10)(名)初次,第一次。
读音:miàn
[miàn]
(1)(名)头的前部;脸:~孔。
(2)(动)向着:背山~水。
(3)(名)物体的表面;有时特指某些物体的上部的一层:水~|地~|桌~|~儿。
(4)(动)当面:~谈|~洽。
(5)(名)东西露在外面的那一层或纺织的正面:鞋~|~儿。
(6)(名)几何学上称线移动所成的形迹;有长有宽;没有厚:平~|~积。
(7)(名)部位或方面:正~|片~。
(8)(助)方位词后缀:上~|前~|外~|西~。
(9)(量)用于扁平的物件:一~镜子。
(10)(量)用于会见的次数:一~镜子。
(11)(名)粮食磨成的粉;特指小麦磨成的粉:白~|豆~。
(12)(名)(~儿)粉末:药~儿。
(13)(名)面条:挂~|切~。
(14)(形)〈方〉指某些食物纤维少而柔软:~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