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目捕雀
【拼音】: yǎn mù bǔ què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注音】: 一ㄢˇ ㄇㄨˋ ㄅㄨˇ ㄑㄩㄝˋ
【简拼】: YMBQ
【结构】: 偏正式成语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
解释遮着眼睛捉麻雀。比喻自己骗自己。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陈琳传》:“谚有‘掩目捕雀’。夫微物尚不可欺以得志,况大国之事,其可以诈立乎!”
语法掩目捕雀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示例宋·朱熹《朱子语类》第72卷:“谚所谓‘掩目捕雀’。我却不见雀,不知雀却看见我。”
1、只可惜,他们忘了,这种掩目捕雀的把戏,欺骗的只能是他们自己。
2、没有背诵过课文却说背过了,这就叫掩目捕雀,自欺欺人。
3、李芬的伯父在美国死了,他却无法取得入境签证去继承那一大笔遗产,惟有掩目捕雀了。(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
读音:yǎn
[yǎn]
(1)(动)遮盖;掩蔽:~口而笑|~人耳目|~着怀(上衣遮盖着胸膛而不扣钮扣)。
(2)(动)关;合:~卷|虚~着房门。
(3)(动)〈方〉关门或合上箱盖等物时被夹住:手被门~了一下。
(4)(动)〈书〉乘人不备(袭击、捕捉):~杀|~捕。
读音:mù
[mù]
(1)(名)眼睛:有~共睹|历历在~。
(2)(动)〈书〉看:~为奇迹。
(3)(名)大项中再分的小项:项~|细~|纲举~张。
(4)(名)目录:书~|药~|剧~。
(5)(名)生物学中把同一纲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分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目;如鸟纲中有雁形目、鸡形目等。目以下为科。
读音:bǔ
[bǔ]
(动)捉、逮:~房|~获|~快|~捞|~拿|~食。
读音:què,qiāo,qiǎo
[què]
[ què ]1. 鸟类的一科,吃粮食粒和昆虫。特指“麻雀”,泛指小鸟:雀跃(高兴得像雀儿那样跳跃)。雀盲(即“夜盲症”)。雀斑。雀噪(名声宣扬,含贬义)。
[ qiāo ]1. 〔雀子〕即“雀斑”。
[ qiǎo ]1. 义同(一),用于一些口语词:雀盲眼(即“雀(què )盲”)。家雀。
东汉后期,宦官与外戚争夺朝廷的统治权的斗争十分激烈,外戚何进掌握朝政,他想秘密调董卓进京消灭宦官的势力。何进的主簿陈琳认为行不通,就像掩目捕雀一样,万一失去控制就会失去主动权。何进不听陈琳的劝告,结果被宦官所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