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功易事
【拼音】: tōng gōng yì shì
【常用程度】: 生僻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注音】: ㄊㄨㄥ ㄍㄨㄥ 一ˋ ㄕˋ
【简拼】: TGYS
【结构】: 联合式成语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解释分工合作,互通有无,拿多余的换没有的。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滕文公下》:“子不通功易事,以羡补不足,则农有余粟,女有余布。”
语法通功易事联合式;作谓语;含褒义。
示例于是通功易事,择其公且贤者,立而为之君。(严复《辟韩》)
1、开放市场,有利于通功易事、互通有无,对调济人民生活中短缺的商品有极大的作用。
2、和谐社会应该满足通功易事效率,其制度基础在于扩展人们的自由选择机会。
3、男勤于织,女勤于纺,通功易事,赖以生活,小民生计,十居八九。
4、子不通功易事,以羡补不足,则农有余粟,女有余布;子如通之,则梓匠轮舆皆。[查字典www.chazidian.com造句网通功易事造句]
5、子不通功易事,以羡补不足,则农有余粟,女有余布;子如通之,则梓匠轮舆皆。
6、和谐社会应该满足通功易事效率,其制度基础在于扩展人们的自由选择机会。(https://www.chazidian.com/zj-177121/通功易事造句)
7、于是通功易事,择其公且贤者,立而为之君。◎严复《辟韩》
读音:tōng,tòng
[tōng]
[ tōng ]1.没有堵塞,可以穿过:管子是~的。山洞快要打~了。这个主意行得~。
2.用工具戳,使不堵塞:用通条~炉子。
3.有路达到:四~八达。火车直~北京。
4.连接;相来往:沟~。串~。私~。~商。互~有无。
5.传达;使知道:~知。~报。~个电话。
6.了解;懂得:~晓。精~业务。粗~文墨。不~人情。他~三国文字。
7.指精通某一方面的人:日本~。万事~。
8.通顺:文章写得不~。
9.普通;一般:~常。~病。~例。~称。
10.姓。
[ tòng ]用于动作:打了三~鼓。挨了一~儿说。
读音:gōng
[gōng]
(1)(名)功劳(跟‘过’相对):二等~|立~|记一大~。
(2)(名)成效和表现成效的事情(多指较大的):教育之~|~亏一篑|大~告成|好大喜~。
(3)(名)(~儿)技术和技术修养:唱~|~架|基本~。
(4)(名)一个力使物体沿力的方向通过一段距离;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功的大小等于作用力的大小和在力的方向上物体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读音:yì
[yì]
(1)(形)轻易;容易:~于|简~。
(2)(形)平和:平~近人。
(3)(形)〈书〉轻视。
(4)(动)改变;变换:变~|移风~俗。
(5)姓。
读音:shì
[shì]
1. 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事情。事件。事业。
2. 变故:事故(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伤等)。事端。
3. 职业:谋事(指找职业)。
4. 关系和责任:你走吧,没你的事了。
5. 办法:光着急也不是事儿,还得另找出路。
6. 做,治:不事生产。无所事事。
7. 服侍:事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