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泰山
【拼音】: bù shí tài shān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繁体】: 不識泰山
【注音】: ㄅㄨˋ ㄕˊ ㄊㄞˋ ㄕㄢ
【简拼】: BSTS
【结构】: 动宾式成语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
解释不认识泰山。比喻见闻太窄,认不出地位高或本领大的人。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师父如此高强,必是个教头。小儿有眼不识泰山。”
语法不识泰山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世。
示例请原谅我有眼不识泰山
1、哎哟!表哥大叫一声原来是一只有眼不识泰山的调皮大虾夹住了他的手。
2、姐夫您当然是一个干大事的人了,只是那些人有眼不识泰山,您前两年不过是走点背子。
3、靠,竟然没有一个人把我唐伯虎当回事,想我唐解元,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令名远播,有眼不识泰山。
4、刚才我有眼不识泰山,请大人恕罪!
5、有了前人的有眼不识泰山,面对星际界草木知威级的记者,朱剑风没法不诚惶诚恐。
6、连讽刺我的同学们也敬佩地说:没想到你真有这个能耐,当初我有眼不识泰山了。
7、前段时间,我们班举办了一场篮球比赛,小金兄弟有眼不识泰山,竟敢挑战我和汉子这对黄金搭档。
8、爸爸说:你们真是有眼不识泰山,这棵树桩做成盆景拿去卖,起码也要上千元以上。放在家里观赏也未尝不可。
9、原来诸位都是杀富济贫的好汉,在下有眼不识泰山,刚才多有得罪了!请恕罪!
10、小弟开始有眼不识泰山,希望阿宝哥宽宏大量不计前嫌,小弟感激涕零。
读音:bù
[bù]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读音:shí,zhì
[shí]
[ shí ]1. 知道,认得,能辨别:识辨。识破。识相(xiàng )。识途老马。
2. 所知道的道理:知识。常识。
3. 辨别是非的能力:见识。远见卓识。
[ zhì ]1. 记住:博闻强识。
2. 标志,记号。
读音:tài
[tài]
1. 平安,安定:泰适(幽闲安适)。泰安。泰然处之。
2. 佳,美好:泰运。否(
)极泰来。3. 极:泰西(旧指欧洲)。
4. 骄纵,傲慢:泰侈(骄纵奢侈)。骄泰。
5. 通:天地交泰。
读音:shān
[shān]
(1)(名)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高~。
(2)(名)形状像山的东西:冰~。
(3)(名)蚕蔟:蚕上~了。
(4)(名)指山墙:房~。
(5)(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