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山卖磨
【拼音】: zhǐ shān mài mò
【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繁体】: 指山賣磨
【注音】: ㄓˇ ㄕㄢ ㄇㄞˋ ㄇㄛˊ
【简拼】: ZSMM
【结构】: 联合式成语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解释比喻耍手段、说空话哄人。
出处元·岳伯川《吕洞宾度铁拐李》第一折:“出来的都关来节去,私多公少,可曾有一件合天道?他每都指山卖磨,将百姓划地为牢。”
语法指山卖磨作主语、谓语、宾语;指借此说彼。
示例他指山卖磨,见雀张罗。明·徐复祚《红梨记传奇》
1、而编造情况检举、并无实据的揭发,以期达到从轻或减轻处罚的目的,显然是“指山卖磨盘”的侥幸心理在作祟。
2、“政府就是指山卖磨,根本不是出于诚心。
3、市民王先生向本报反映,位于香坊区的“果园星城”尚未动工就指山卖磨无证售楼,行为违法还挺“横”,交了定金,不买也得买,想退款不行。
4、“我这可不是指山卖磨,我有靠山。
5、“杨明清犯的是合同诈骗罪,他指山卖磨!把不属于自己的山卖给别人。
6、我们无论搞什么都必须有一定的把握,而不能干指山卖磨的事。
7、南街村办第一个集体企业机砖厂,靠的是“指山卖磨”。
8、“他有荒山承包证,怎么会是指山卖磨?”记者问。
9、农民被抓缘为“指山卖磨”?在确山县瓦岗乡常庄村,见到丈夫的喊冤血书,妻子常俊美禁不住失声痛哭,常俊美60多岁的父亲和母亲也止不住的流眼泪。
10、“副县长说杨明清犯了合同诈骗罪,指山卖磨(把不属于自己的山卖给别人)。
读音:zhǐ
[zhǐ]
(1)(名)手指。
(2)(量)一个手指头的宽度叫“一指”;用来计算深浅宽窄等:下了三~雨|这双鞋大了一~。
(3)(动)(手指头、物体尖端)对着;向着:用手一~|时针正~十二点。
(4)(动)(头发)直立:令人发~。
(5)(动)指点:~导|~示|~出缺点。
(6)(动)意思上指着:这不是~你说的。
(7)(动)仰仗;依靠:~望|单~着一个人是不行的。
读音:shān
[shān]
(1)(名)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高~。
(2)(名)形状像山的东西:冰~。
(3)(名)蚕蔟:蚕上~了。
(4)(名)指山墙:房~。
(5)(名)姓。
读音:mài
[mài]
(1)(动)拿东西换钱(跟‘买’相对):把余粮~给国家。
(2)(动)为了自己出卖祖国或亲友:~国|~国求荣。
(3)(动)尽量用出来;不吝惜:~劲儿|~力气。
(4)(动)故意表现在外面;让人看见:~功|~弄。
(5)(量)旧时饭馆中称一个菜为一卖:一~炒腰花。
读音:mó,mò
[mò]
[ mó ]1. 摩擦:磨刀。磨墨。磨练。磨砺(摩擦使锐利,喻经受磨练)。磨合。研磨。磨漆画。
2. 阻碍,困难:磨难(nàn)。好事多磨。
3. 消耗,消灭:磨损。磨耗。磨灭。
4. 拖延,耗时间:磨缠。磨功夫。
[ mò ]1. 粉碎粮食的工具:石磨。电磨。磨盘。磨坊(亦作“磨房”)。推磨。
2. 用磨将粮食加工成所需的状态:磨面。磨米。磨豆腐。
3. 掉转:这个胡同太窄,磨不过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