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句不离本行
【拼音】: sān jù bù lí běn háng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字数】: 六字成语
【繁体】: 三句不離本行
【注音】: ㄙㄢ ㄐㄨˋ ㄅㄨˋ ㄌ一ˊ ㄅㄣˇ ㄏㄤˊ
【简拼】: SJBLBH
【结构】: 主谓式成语
【年代】: 近代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解释本行:个人从事的行业。形容一说话总要讲到自己从事的行业。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四回:“每到一处,开口三句话不离本行,立刻从怀里掏出捐冊来送给人看。”清颐琐《黄绣球》第十回:“我是业医的,你们不要笑我三句不离本行。”
语法三句不离本行作谓语、宾语,分句;指谈论职业内的事。
示例你们三句不离本行,教育,教育,把我门外汉冷落了。叶圣陶《倪焕之》第四章
近义词 三句话不离本行
1、陈龙永远是三句不离本行,一说道雌性,就兴奋得嗷嗷叫。
2、喝了会酒,果不其然,赵德刚三句不离本行,又开始讨论起和风月有关的事来。
3、饭桌上几个老师都是三句不离本行,聊着与音乐相关的事情。
4、这采石派取道号还真是三句不离本行。
5、你小子真是三句不离本行!那他们看上你你就答应了?这不是你娃娃的风格哟!
6、没等他说完,珍妮弗就笑了起来,这家伙,真是三句不离本行。
7、黄胖子三句不离本行,两句话尽显贼性。
8、这糜竺不管后世描述的多么君子,始终是个商人啊,正是三句不离本行。(查字典www。chazidian。com/zj-21573/造句)
9、你们三句不离本行,教育,教育,把我门外汉冷落了。◎叶圣陶《倪焕之》第四章
读音:sān
[sān]
(1)(量)数目;二加一后所得。
(2)(量)表示多数或多次:~番五次。
读音:jù,gōu
[jù]
[ jù ]1. 由词组成的能表示出一个完整意思的话:句子。句法。
2. 〔句读(dòu)〕古代称文词停顿的地方为“句”或“读”。
3. 量词,用于语言:三句话不离本行(háng)。
[ gōu ]1. 〔高句骊〕古国名,即“高丽”。
读音:bù
[bù]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读音:lí
[lí]
(1)(动)分离:~别|悲欢~合。
(2)(动)表示时间、空间或者事物之间的距离:这里~车站很近|~国庆节只有十天了。
(3)(动)缺少:发展工业~不了钢铁。
(4)(动)(Lí)姓。
(5)(名)八卦之一,代表火。
读音:běn
[běn]
(1)(名)草木的茎或根
(2)(名)事物的根本、根源(跟‘末’相对):忘~|兵民是胜利之~。
(3)(名)(~儿)本钱;本金:下~儿|够~儿。
(4)(形)主要的;中心的:~部|~科。
(5)(名)本来;原来:~意|~想不去。
(6)(形)自己方面的:~厂|~校|~国。
(7)(形)现今的:~年|~月。
(8)(动)按照;根据:~着政策办事。
(9)(名)(~子、~儿)把成沓的纸装订在一起而成的东西:书~|户口~儿。
(10)(名)(~子、~儿)版本:刻~|抄~|稿~。
(11)(名)(~儿)演出的底本:话~|剧~。
(12)(名)封建时代指奏章:修~(拟奏章)。
(13)(名)(~儿)量词。ɑ)用于书籍簿册:五~书|两~儿帐。b)用于戏曲:头~《西游记》。c)用于一定长度的影片:五~书|两~儿帐。b)用于戏曲
读音:háng,xíng
[háng]
[ háng ]1.行列:双~|杨柳成~。
2.排行:您~几?
3.行业:内~|同~|在~|懂~。
4.某些营业机构:商~|银~|车~。
5.用于成行的东西:一~字|几~树|两~眼泪。
[ xíng ]1.行为举止:品~|操~|德~。
2.走、走路:直~|前~|寸步难~。
3.前往:南~|与子偕~。
4.流动、流通:发~|运~|风~一时。
5.做、从事、实施:~医|~善|实~。
6.可以:只要尽力去做就~了。
7.能干、能力强:你真~。
8.行书的简称:~草|~楷|真~。
9.不久、将要:~将就木。
10.一种乐府和古诗的体裁:〈短歌行〉|〈琵琶行〉。
11.量词,计算酌酒奉客的单位:宾主百拜,而酒三行。(汉.扬雄《法言.修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