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颜进谏
【拼音】: fàn yán jìn jiàn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繁体】: 犯顔進諫
【注音】: ㄈㄢˋ 一ㄢˊ ㄐ一ㄣˋ ㄐ一ㄢˋ
【简拼】: FYJJ
【结构】: 偏正式成语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解释犯颜:冒犯君主或尊长的颜面;谏:以直言规劝。指敢于冒犯君主或尊长的威严而极力规劝
出处《旧唐书·魏征传》:“征状貌不逾中人,而素有胆智,每犯颜进谏,虽逢王赫斯怒,神色不移。”
语法犯颜进谏作谓语、定语;指敢于说真话。
1、魏征为人机智,见识远大而又有胆识,经常犯颜进谏。
2、在平定韦皇后和太平公主之乱中他立下了汗马功劳,他还多次犯颜进谏,避免了多次宫廷纠纷,显示了一定的智谋韬略。
3、从我登基到现在,还没有人犯颜进谏过,今天终于有人开了个好头,值得重奖!
4、他常常犯颜进谏,神色不移,其事迹史多记载,文章多多,故不详述。
5、罗援告诉记者,正是总后勤部原部长廖锡龙和刘源犯颜进谏,以宁肯丢乌纱帽也要拿下贪官的气魄,再次上报谷俊山问题,才打开军队反腐突破口。
6、魏征为人机智,见识远大而又有胆识,经常犯颜进谏。(www.chazidian.com/zj-145177/查字典犯颜进谏造句)
7、从我登基到现在,还没有人犯颜进谏过,今天终于有人开了个好头,值得重奖!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造句网
8、魏征为人机智,见识远大而又有胆识,经常犯颜进谏。(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
读音:fàn
[fàn]
(1)(动)违反;抵触:~法。
(2)(动)侵犯:击退来~敌人。
(3)(动)发作、发生:~病。
(4)(名)指犯罪的人:战~。
读音:yán
[yán]
(1)(名)脸;脸上的表情:容~|和~悦色|笑逐~开。
(2)(名)体面;面子:无~见人。
(3)(名)颜色:~料|五~六色。
(4)(名)姓。
读音:jìn
[jìn]
(1)(动)向前移动(跟‘退’相对):推~|跃~|~军|~一步|更~一层。
(2)(动)从外面到里面(跟‘出’相对):~入|~门|~屋来|~工厂当学徒。
(3)(动)收入:~款|~货。
(4)(动)呈上:~奉|~香。
(5)用在动词后;表示到里面:走~会场|把衣服放~箱子里去。
(6)(量)平房的一宅之内分前后几排的;一排称为一进。
读音:jiàn
[jiàn]
(动)旧时称规劝君主、尊长;使之改正错误:从~如流|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