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聊赖
【拼音】: wú liáo lài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字数】: 三字成语
【繁体】: 無聊賴
【注音】: ㄨˊ ㄌ一ㄠˊ ㄌㄞˋ
【简拼】: WLL
【结构】: 动宾式成语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
解释无聊或无所依赖
出处《晋书·慕容德载记》:“惟朕一身,独无聊赖。”
语法无聊赖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口语。
1、等待,因其有所希冀而令人兴奋,而又因等待的过程无所安排而使人百无聊赖。因此,这样的等待是混合了兴奋和无聊的一种心境。
2、在英军驻开罗司令部下面的一个“污秽、昏暗而且狭小的房间”里,百无聊赖的劳伦斯中尉娴熟地用手指把一根火柴熄灭了。
3、百无聊赖的摆弄着头上的长生翎,哎,当初要是知道放在哪就会张在哪我就干脆放在鼻子下面给自己挠痒痒用,现在后悔莫及。
4、福尔摩斯简直是机不离身,不过百无聊赖之下,他可不是摆弄手机来消磨时间,对他来说,朝墙开火是更好的消遣方式。
5、于是,百无聊赖的李桂兰只好把自己闷在家里,看看电视,打打毛衣,每天早早把饭做好了,盼着老伴儿回来吃饭。
6、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依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
7、在百无聊赖中,随手抓过一本书来,读下去。
8、在百无聊赖中,随手抓过一本书,科学也好,文学也好,心不在焉地往下看。
9、坐在维也纳机场候机,百无聊赖地拿出零钱包,里面是我这趟欧洲行没花出去的一堆钢蹦儿。
10、走过许多寂寞的往日,聆听往日里的寂寞,寂寞并非像转说中演绎的那样的可怕,想无孔不入的魔鬼,更不像那些百无聊赖的人描摹的心情与梦都无处停放,孤寂的没有心魂和自己,荒芜到了颓废的顶端,简直无法比喻和形容那种无法慰藉的疯端。
读音:wú,mó
[wú]
[ wú ]1.没有,与“有”相对;不:无辜。无偿。无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无度。无端(无缘无故)。无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无非(只,不过)。无动于衷。无所适从。
[ mó ]南无,也作“南谟”。佛教用语,常用于佛、菩萨名或经书题名之前,表示对佛和佛法的尊敬,含“归敬”、“敬礼”的意思。如:南无阿弥陀佛。
读音:liáo
[liáo]
(1)(副)姑且:~以自慰|~备一格。
(2)(副)略微:~胜于无。
(3)(Liáo)姓。
(4)见〔聊赖〕、〔无聊〕、〔民不聊生〕。
(5)(动)〈口〉闲谈:有空咱们~~。
读音:lài
[lài]
(1)(动)依赖;依靠:仰~。
(2)(动)指无赖:耍~|~皮。
(3)(动)留在某处不肯走开:孩子看到玩具;~着不肯走。
(4)(动)不承认自己的错误或责任;抵赖:事实俱在;~是~不掉的。
(5)(动)硬说别人有错误;诬赖:自己做错了;不能~别人。
(6)(动)责怪:不能~哪一个人。
(7)(动)(Lài)姓。
(8)(形)〈口〉不好;坏:今年庄稼长得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