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傅众咻
【拼音】: yī fù zhòng xiū
【常用程度】: 生僻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繁体】: 一傅衆咻
【注音】: 一 ㄈㄨˋ ㄓㄨㄥˋ ㄒ一ㄡ
【简拼】: YFZX
【结构】: 联合式成语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
解释傅:教导;咻:喧闹。一个人教导,众人吵闹干扰。比喻不能有什么成就。
出处先秦孟轲《孟子滕文公下》:“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
语法一傅众咻联合式;作定语;含贬义。
示例古人有言,一傅众咻,终归无效。(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九十八回)
1、他在讨论会上认真地发表意见,大家却一味地吵闹、杯葛,真是一傅众咻,白费心血。
2、老师要协助学生抗拒外界诱惑,否则无论如何用心,一傅众咻,也难有成效。
3、有时候学生喧哗不听话,我站在讲台上还真有点无助,一傅众咻,教学效果也差。
4、他的建议蛮中肯,无奈一傅众咻,寡不敌众,无人重视。
5、你虽然给他请了家教,但他一边上课,一边听音乐,还接打手机,一傅众咻有什么用?
6、古人有言,一傅众咻,终归无效。
7、老师要协助学生抗拒外界诱惑,否则无论如何用心,一傅众咻,也难有成效。(查字典造句www.chazidian.com/zj-162075/)
8、老师要协助学生抗拒外界诱惑,否则无论如何用心,一傅众咻,也难有成效。【https://www.chazidian.com查字典】
9、古人有言,一傅众咻,终归无效。(www.chazidian.com查字典造句网)
读音:yī
[yī]
(1)(数)数目;最小的正整数。
(2)(形)同一:~视同仁|咱们是~家人|咱们~路走|这不是~码事。
(3)(形)另一:番茄~名西红柿。
(4)(形)全;满:~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
(5)(形)专一:~心~意。
(6)(副)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
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
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歇~歇|笑~笑。
c)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
(7)(副)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
(8)(副)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
(9)(助)〈书〉用在某些词前加强语气:~何速也|为害之甚;~至于此!
(10)(名)初次,第一次。
读音:fù
[fù]
(1)(动)辅助;教导。
(2)(动)师傅;教导人的人。
(3)(名)附着;使附着。
读音:zhòng
[zhòng]
(1)(形)多;许多。
(2)(名)许多人:~生|听~。
读音:xiū
[xiū]
(动)〈书〉吵;乱说话;喧扰:~~。
战国时期宋国大臣戴不胜向孟子请教如何使宋国国君学好为国家多办一些好事。孟子打比方说如果让楚国大夫学齐国话就应该请齐国的老师,而且把他置身于齐国的环境中去,不能给他一个一傅众咻的环境,那样就是想学也学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