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头不对马嘴
【拼音】: lǘ tóu bù duì mǎ zuǐ
【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字数】: 六字成语
【繁体】: 驢頭不對馬嘴
【注音】: ㄌㄩˊ ㄊㄡˊ ㄅㄨˋ ㄉㄨㄟˋ ㄇㄚˇ ㄗㄨㄟˇ
【简拼】: LTBDMZ
【结构】: 主谓式成语
【年代】: 近代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解释比喻答非所问或两下不相合。同“驴唇不对马嘴”。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52回:“陈正公听了这些话,驴头不对马嘴,急了一身的臭汗。”
语法驴头不对马嘴作宾语、定语、分句、状语;指前后矛盾。
示例曲波《林海雪原》:“这个古今中外的万事通,什么故事他也会弄得个驴头不对马嘴。”
近义词 驴唇不对马嘴
1、胖子没有直接回答,反而说出了驴头不对马嘴的话。
2、梦游天姥吟留别寓意是诗人怀才不遇,而观沧海不过抒发个人的雄心壮志而已,两者可真是驴头不对马嘴吗?等等。
3、他那些温和的问题所得到的答复是暴跳如雷,而且驴头不对马嘴。
4、乖乖咙地咚,这和羊皮书里记载的东西简直是驴头不对马嘴,我的元婴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
5、李鬼说的也算实情,但却驴头不对马嘴,不觉尴尬一笑,有些讪讪然。
6、这个所谓的下联里里外外都透着一股庸俗低趣的味儿,它的意境和郑秀娘所出之上联的意境简直相差十万八千里,简直是驴头不对马嘴。
7、姜风也笑了笑,独影说的也对,叫炎帝不去练个术士的确有点驴头不对马嘴的感觉。
8、老施在较为富裕的南方(书中江浙很小的地理都没错,北方的地理则有些驴头不对马嘴可知),都对吃人见怪不怪,北方什么情况,可想而知。
9、关于我要做的事情,我不想给传得驴头不对马嘴.
10、李鬼说的也算实情,但却驴头不对马嘴,不觉尴尬一笑,有些讪讪然。[查字典造句网www.chazidian.com/zj-133133/]
读音:lǘ
[lǘ]
(名)哺乳动物;比马小;耳朵长;多用做力畜。
读音:tóu,tou
[tóu]
[ tóu ]1.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
2.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剃~。梳~。平~。分~。你的脸形留这种~不合适。
3.物体的顶端或末梢:山~。笔~儿。中间粗,两~儿细。
4.事情的起点或终点:话~儿。提个~儿。这种日子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儿啊!
5.物品的残余部分:布~儿。蜡~儿。铅笔~儿。
6.头目:李~儿。他是这一帮人的~儿。
7.方面:他们是一~儿的。心挂两~。
8.第一:~等。~号。
9.领头的;次序居先的:~车。~马。~羊。
10.姓。
[ tou ]1.(~儿)名词后缀。 a)接于名词性词根:木~。石~。骨~。舌~。罐~。苗~。b)接于动词词根:念~。扣~。饶~。嚼~儿。看~儿。听~儿。c)接于形容词词根:准~。甜~儿。
2.方位词后缀:上~。下~。前~。后~。里~。外~。
读音:bù
[bù]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读音:duì
[duì]
(1)(名)对子:喜~。
(2)(动)回答:~答如流。
(3)(动)向着、朝着:枪口~着敌人。
(4)(动)对待:~事不~人。
(5)(动)使两个东西配合或接触:~个火儿。
(6)(动)照着样检查:校~。
(7)(动)调整使合于一定标准:~时间。
(8)(动)搀和(多指液体):汤里~点水。
(9)(动)平均分成两份:~半儿。
(10)(形)对面的;敌对的:~手。
(11)(形)正确、正常、适合:这话很~。
(12)(量)双:一~杯子。
(13)(介)朝、向;用法跟“对于”差不多:~困难不能屈服。
读音:mǎ
[mǎ]
(1)(名)哺乳动物;颈部有鬃;四肢强健;善跑;是重要的力畜之一;皮可制革。
(2)(形)大:~蜂|~勺。
(3)(Mǎ)姓。
读音:zuǐ
[zuǐ]
(1)(名)口的通称
(2)(名)(~儿)形状或作用像嘴的东西:奶~儿|壶~儿|烟~儿。
(3)(动)说话:别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