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切实际
【拼音】: bù qiè shí jì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繁体】: 不切實際
【注音】: ㄅㄨˋ ㄑ一ㄝ ㄕˊ ㄐ一ˋ
【简拼】: BQSJ
【结构】: 动宾式成语
【年代】: 当代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解释不符合实际
出处丁寅生《孔子演义》第98回:“若是徒有虚名,不切实际,那就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了!”
语法不切实际作谓语、定语;用于虚幻的想法。
示例在确定销售计划之前,应先进行市场调查,以免做出不切实际的预测。
1、榉树的房间。虽然不再像以前那样对自己的前途常常抱有不切实际的希望了,但也没有特别感到绝望。只有不安至今仍然残存着。和过去相比,这不安变成了那种现实性的、狭隘的东西。
2、不切实际地追求暧昧的浪漫,以想象里构筑的爱情来取代生活,最终是对现实人生的一种嘲讽和毁损。
3、对于那些在叙利亚垂死挣扎的人们而言,如此玩弄权术必然显得荒谬得不切实际,而且对于俄罗斯期望获得"一项避免外国干涉以及尊重叙利亚主权的和平解决方案"的渴求显然也是介于愤世忌俗与荒谬绝伦之间。
4、生活的根基不仅包括我们得到的所有的答案,而且还有包括我们提出的所有问题。能认识到自己有种种的遗憾,敢于放弃不切实际的梦想而坦城无愧的人,可以说是完美的。
5、躁狂症长期情绪高昂、过度活跃;多话、举止轻狂、不切实际;自觉精力过人,毫无睡意;自尊膨胀;烦躁易怒;对事物反应过分敏感。
6、只有这样,非洲用户才能应用到丰富的世界网址所提供的详实信息:在非洲国家拨号极慢的大多数网吧,应用视频和社交网络是不切实际的。
7、愤青就是那些自由化倾向的群体,他们盲目崇拜西方和日本,不切实际的搬弄西方的那一套,哈日族就是其中的一伙,过去常以‘愤青’自居。
8、而以前被视为风花雪月,不切实际的包装设计,艺术行业,玩乐技能感觉就要咸鱼大翻身?
9、雄心勃勃的年轻人石原伸晃正考虑向总裁宝座发起不切实际的冲击,寄望麻生会为国家采用一个有活力的内阁并且呼吁紧急选举。
10、以前的梦想总是那么的遥远,卑微,甚至说是不切实际,如果让朋友知道简直贻笑大方。
读音:bù
[bù]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读音:qiē,qiè
[qiè]
[ qiē ]1. 用刀从上往下用力:切菜。切除。切磋(本义是把骨角玉石加工制成器物,引申为在业务、思想各方面互相吸取长处,纠正缺点,如“切切琢磨”)。
[ qiè ]1. 密合,贴近:切当(dàng )。切肤(切身)。切己。亲切。
2. 紧急:急切。迫切。
3. 实在:切忌。恳切。
4. 旧时汉语标音的一种方法,用两个字,取上一字的声母与下一字的韵母拼成一个音。亦称“反切”。
读音:shí
[shí]
(1)(动)内部完全填满;没有空隙:~心儿的铁球。
(2)(形)真实;实在:~话~说。
(3)(名)实际;事实:传闻失~。
(4)(名)果实;种子:开花结~。
读音:jì
[jì]
(1)(名)靠边的或分界的地方:边~|分~|天~|一望无~。
(2)(名)里边;中间:脑~|胸~。
(3)(名)彼此之间:国~|星~旅行。
(4)(名)时候:正当革命胜利之~。
(5)(名)正当(指时机、境遇):~此盛会。
(6)(名)遭遇: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