舐痈吮痔
【拼音】: shì yōng shǔn zhì
【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繁体】: 舐癰吮痔
【注音】: ㄕˋ ㄩㄥ ㄕㄨㄣˇ ㄓˋ
【简拼】: SYSZ
【结构】: 联合式成语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
解释舐:舔;痈:毒疮;吮:聚拢嘴唇来吸。只为人舔吸疮痔上的脓血。比喻卑劣地奉承人。
出处《庄子·列御寇》:“秦王有病召医,破痈溃座者得车一乘;舐痔者得车五五乘。所治愈下,得车愈多。”
语法舐痈吮痔作谓语、宾语、定语;多用于比喻句。
示例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崂山道士》:“遂有舐痈吮痔者,进宣威逞暴之术,以迎其旨。”
读音:shì
[shì]
(动)舔(比喻人爱惜儿女)。
读音:yōng
[yōng]
(名)皮肤和皮下组织化脓性的炎症;多发生在背部或颈部:~疽|肠~|养~成患。
读音:shǔn
[shǔn]
(动)聚拢嘴唇来吸。
读音:zhì
[zhì]
(名)病;通称痔疮:~疮|~痛|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