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堪言状
【拼音】: bù kān yán zhuàng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繁体】: 不堪言狀
【注音】: ㄅㄨˋ ㄎㄢ 一ㄢˊ ㄓㄨㄤˋ
【简拼】: BKYZ
【结构】: 动宾式成语
【年代】: 近代成语
【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
解释指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22回:“然而我在南京住了几时,官场上面的举动,也见了许多,竟有不堪言状的。”
语法不堪言状动宾式;作谓语;形容不好的状况不能用语言来表达。
示例做官的未必都是那一班人,然而我在南京住了几时,官场上面的举动,竟有不堪言状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十二回)
1、东北同胞饱尝了战乱之苦、亡国之恨,生灵的涂炭,不堪言状。
2、只见王氏垢面蓬头,悲苦情形,不堪言状。
3、而中国渔民倘若接近至距西沙群岛五六十里处,或被日本人枪击驱赶,或被没收所获水产,种种虐待不堪言状。
4、这期间,她遭受了不堪言状的痛苦和摧残。
5、鞅当孝公之时,中原鼎沸,战事正殷,举国疲劳,不堪言状。
6、山内各村疃小民又皆极贫之户,财力匮乏,不足自卫,以至扶老携幼,露宿涧壑,儿啼女呼,残酷不堪言状。
7、二十多年来更是被蒋介石弄得不堪言状了。
8、顾洛的脸部肌肉一阵痉挛,他的眼里凝着不堪言状的抽痛,“我爱你——蔡琪。
9、曹玉萍关切地说,眼看自己辛勤劳作起来的幸福家园被冲毁,受灾者们心灵的创伤是不堪言状的。
10、站在一边的村民陈兆禄说,以前,村子里的路虽说也是水泥路,但由于长期车轧、水泡,已经不堪言状。
读音:bù
[bù]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读音:kān
[kān]
(1)(动)可;能:~当重任|不~设想。
(2)(动)能忍受:难~|狼狈不~。
读音:yán
[yán]
(1)(名)话:~语|语~|格~。
(2)(动)说:~之有理|畅所欲~。
(3)(量)汉语的一个字叫一言:五~诗。
(4)姓。
读音:zhuàng
[zhuàng]
(1)(动)形态:~态|奇形怪~。
(2)(名)情况:~况|病~。
(3)(动)陈述或描摹:~语|~其事。
(4)(名)陈述事件或记载事迹的文字:~纸|~子|行~。
(5)(名)褒奖、委任等文件:奖~|委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