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而有信
【拼音】: yán ér yǒu xìn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注音】: 一ㄢˊ ㄦˊ 一ㄡˇ ㄒ一ㄣˋ
【简拼】: YEYX
【结构】: 偏正式成语
【正音】: 而;不能读作“ěr”。
【辩形】: 信;右边是“言”;不是“文”。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解释说出话来算数;有信用。
出处先秦孔子《论语学而》:“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语法言而有信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用于讲信用的人。
示例则要你言而有信,休担阁了少年人。(元戴善夫《风光好》第三折)
1、人们爱戴忠于真理,态度良好,言而有信,对职位负责的人。
2、现实世界中,往往存在这么两种国家,一种是耀武扬威横行霸道为所欲为出尔反尔式的,一种是尊重他国平等互利友好协商言而有信式的。
3、自古以来,人们就推崇“一言九鼎”、“驷不及舌”、“言而有信”的做人之道,讲究诚信则是理想的高等境界,它是为人处世的必备条件,亦是人们几千年来的强烈追求。
4、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作为一种道德规范,是指人的思想与行动应当一致,诚实无欺,言而有信,表里如一,说到做到。
5、爹爹,那怎么行?你贵为太常卿,理当言而有信,躬先表率才对,怎么可以失信他人呢?
6、艾欧尼亚的贵族果然‘言而有信’,手里握着两张贵宾票,林枫与黑衣男子一起登上了这个只属于他们两人的贵宾仓。
7、不过做人还是要言而有信,万一能领悟新的菜单呢?选择烹饪技能,“改良版的坑道鼠肉串”。
8、从最开始,他就有一颗澄澈美好的内心,他向来耿直,言而有信,不懂撒谎,不懂掩饰,有什么说什么。
9、四库全书,文化典籍;温故知新,学而常思;尊师敬长,入孝出悌;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行有余力,乐助邻里;至诚之道,博厚崇礼;匡扶正义,修身律己!
10、诚信,顾名思义,诚实守信,自古以来,人们就推崇“一言九鼎”、“言而有信”的做人之道、为人之本。
读音:yán
[yán]
(1)(名)话:~语|语~|格~。
(2)(动)说:~之有理|畅所欲~。
(3)(量)汉语的一个字叫一言:五~诗。
(4)姓。
读音:ér
[ér]
1. 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2. 连词(a.表平列,如“多而杂”。b.表相承,如“取而代之”。c.表递进,如“而且”。d.表转折,如“似是而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而不烈”。f.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而谈”。g.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3. 表(从……到……):从上而下。
读音:yǒu,yòu
[yǒu]
[ yǒu ]1. 存在:有关。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备无患。有目共睹。
2. 表示所属:他有一本书。
3. 表示发生、出现:有病。情况有变化。
4. 表示估量或比较:水有一丈多深。
5. 表示大、多:有学问。
6.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有劳。有请。
7. 无定指,与“某”相近:有一天。
8. 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有夏。有宋一代。
[ yòu ]1. 古同“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读音:xìn,shēn
[xìn]
[ xìn ]1. 诚实,不欺骗:信用。信守。信物。信货。信誓旦旦。
2. 不怀疑,认为可靠:信任。信托。信心。信念。
3. 崇奉:信仰。信徒。
4. 消息:信息。杳无音信。
5. 函件:信件。信笺。信鸽。信访。
6. 随便,放任:信手(随手)。信步(随意走动,散步)。信笔。信意。
7. 同“芯2”。
8. 姓。
[ shēn ]1. 古同“伸”,舒展开。
2. 古同“伸”,表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