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东暮西
【拼音】: zhāo dōng mù xī
【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繁体】: 朝東暮西
【注音】: ㄓㄠ ㄉㄨㄥ ㄇㄨˋ ㄒ一
【简拼】: ZDMX
【结构】: 联合式成语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解释朝:早晨。早晨在东,晚上在西。指行踪不定。比喻变来变去,不专一
出处明·徐霖《绣襦记·闻信增悲》:“如今他在那里,朝东暮西,那有踪迹。”
语法朝东暮西作谓语、定语;用于生活。
示例明·汤显祖《紫箫记·托媒》:“十郎,奴家失身青楼,朝东暮西,理当生受。”
1、慌不择路之下,恒远二人已在密林中奔走半月有余,一路行来,总是朝东暮西,行色慌慌,及害怕仁寿派的众人追来,饿以草木野果充饥,宿巨树之上,好不凄惨。
2、世界潮流,浩浩荡荡,人来人往,朝东暮西。
3、死冤家,你拿我当作朝东暮西的贱妇人吗?奴家虽然嫁过两个丈夫,却一向是守节无亏。
4、世界潮流,浩浩荡荡,人来人往,朝东暮西。(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造句)
5、死冤家,你拿我当作朝东暮西的贱妇人吗?奴家虽然嫁过两个丈夫,却一向是守节无亏。[www.chazidian.com查字典造句]
6、十郎,奴家失身青楼,朝东暮西,理当生受。★明·汤显祖《紫箫记·托媒》
读音:zhāo,cháo
[zhāo]
[ zhāo ]1. 早晨:朝阳。朝晖。朝暮。朝霞。朝气。朝思暮想。朝令夕改。朝秦暮楚(喻反复无常)。
2. 日,天:今朝。明朝。
[ cháo ]1. 向着,对着:朝向。朝前。朝阳。坐北朝南。
2. 封建时代臣见君;亦指宗教徒的参拜:朝见。朝拜。朝圣。朝香。朝仪。
3. 封建时代帝王接见官吏,发号施令的地方,与“野”相对:朝廷。上朝。退朝。朝野。朝政。朝臣。朝议。朝房。
4. 称一姓帝王世代相继的统治时代;亦称某一个皇帝统治的时期:朝代。唐朝。
5. 〔朝鲜族〕a.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吉林、黑龙江和辽宁等省;b.朝鲜和韩国的民族。
6. 姓。
读音:dōng
[dōng]
(1)(名)方向名;指日出的一边:~方。
(2)(名)主人;请客的人:房~。
(3)(名)姓。
读音:mù
[mù]
(1)(名)傍晚:~色|朝三~四。
(2)(形)(时间)将尽;晚:~春|~年。
读音:xī
[xī]
(1)(名)西方:~边|~南。
(2)(名)西洋;内容或形式属于西洋的。
(3)(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