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壁虚造
【拼音】: xiàng bì xū zào
【常用程度】: 生僻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注音】: ㄒ一ㄤˋ ㄅ一ˋ ㄒㄨ ㄗㄠˋ
【简拼】: XBXZ
【结构】: 偏正式成语
【正音】: 造;不能读作“zhào”。
【辩形】: 壁;不能写作“璧”。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
解释向壁:脸朝着墙壁;虚造:弄虚作假。坐着面对墙壁凭空造作。形容没有事实根据地主观臆造。
出处汉 许慎《序》:“世人大共非訾,以为好奇者也,故诡更正文,乡壁虚造不可知之书,变乱常行,以耀于世。”
语法向壁虚造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示例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我这种议论并不是向壁虚造的。”
反义词 凿凿有据
1、文学创作若一味向壁虚造,必然会空洞乏味,不切实际。
2、文学创作必须从生活出发,而不能向壁虚造。
3、这种向壁虚造的新闻,非但有违新闻道德,而且有毁报社声誉!
4、说话要以事实为根据,不可向壁虚造,无中生有。
5、作家如果不深入生活,向壁虚造那是写不出好作品的。
6、记载历史,一定要基于史实,不可捕风捉影,向壁虚造。
7、书中所言种种,是否向壁虚造,我们应该切实考证。
8、他提出的理论并非向壁虚造,而是从亲自实践中所获得的经验。
9、向壁虚造,顺非而泽,持之似有故,言之若成理。
10、他曾经在美国住过十年,所以小说中对当地风土的描述十分真切,绝非向壁虚造。
读音:xiàng
[xiàng]
(1)(名)方向:志~|风~。
(2)(动)对着;特指脸或正面对着:~阳|面~|相~而行。
(3)(动)〈书〉将近;接近:~晓雨止。
(4)(动)偏袒:别老~着他。
(5)(介)表示动作的方向:~前看|~先进人物学习。
(6)(名)姓。
(7)(副)一向;从来:~有研究|~无此例。
读音:bì
[bì]
(1)(名)墙:~报|~画|铜墙铁~。
(2)(名)陡峭的山崖:绝~|悬崖峭~。
(3)(名)营垒:~垒|作~上观。
(4)(名)作用像壁的:肠~|胃~|炉~。
读音:xū
[xū]
(1)(形)空虚(跟‘实’相对):~幻|~浮。
(2)(形)空着:~位以待。
(3)(动)因心里惭愧或没有把握而勇气不足:胆~。
(4)(副)徒然;白白地:~度|不~此行。
(5)(形)虚假:~伪|~名。
(6)(形)虚心:谦~。
(7)(形)虚弱:气~|血~。
(8)(名)指政治思想、方针、政策等方面的道理:务~。
(9)(名)二十八宿之一。
读音:zào
[zào]
(1)(动)做;制作:创~|建~|~纸。
(2)(动)假编;捏造:~谣。
(3)(名)指相对两方面的人;法院里专用于诉讼的两方:两~|甲~。
(4)(量)〈方〉农作物的收成或收成的次数:早~|一年三~。
(5)(动)前往;到:~访|登峰~极。
(6)(动)成就:~诣|深~。
(7)(动)培养:可~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