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内俱焚
【拼音】: wǔ nèi jù fén
【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简拼】: WNJF
解释五内:五脏;俱:都;焚:烧。五脏都像着了火一样。形容像火烧得一样。比喻非常焦急。
出处汉·蔡琰《悲愤》:“见此崩五内,恍惚生狂痴。”
1、他五内俱焚,怒不可遏,拍案而起。
2、内子被绑架,我五内俱焚,食不下咽。
3、富家小姐犹如五雷轰顶,五内俱焚,忽忽如狂,寻遍了花岩溪的山山水水,也没能找到她痴心相许、千里相随的“朱先生”。
4、说到这里再也说不下去,想着自己贞洁不保,不禁五内俱焚,悲从中来,再次呜呜的抽泣起来。
5、时而如堕冰窖,忽而五内俱焚,虽只片刻之间,却已几世为人矣!惟今之际,势如骑虎,余进退失据。
6、一干工作,二目无神,三魂游离,事事不会,五内俱焚,六神无主,七窍生烟,八面玲珑,九流之人,十分吃香,百般惬意,千载一时,万无一失!
7、一见钟情,二地相悬,三生有幸,四季无缘,五内俱焚,六根不净,七根琴弦,八行书信,九扣连环,十里长亭,百般思念,千种风情,万般无奈,十万猴急。
8、彭无望听到彭地这句话,只感到天愁地惨,五内俱焚,狂吼一声,昏了过去。
9、林子第三次暴退,不,准确的说这次是抛跌,身子不受控制的撞在身后的墙壁上,只觉得五内俱焚,浑身如散架一般,再也无力站起。
10、听得此言,李芝英脸色僵硬,却又似五内俱焚。
读音:wǔ
[wǔ]
1. 数名,四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伍”代):五彩。五官。五谷。五金。五代(中国朝代名,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权的时期)。五帝(中国传说中的五个帝王,通常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五毒(指蝎、蛇、蜈蚣、壁虎、蟾蜍)。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岭(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是中国历史上五大名山)。五脏(指心、肝、脾、肺、肾)。
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6”。
读音:nèi,nà
[nèi]
[ nèi ]1. 里面,与“外”相对:内部。内外。内定。内地。内阁。内行(háng )。内涵。
2. 称妻子或妻子家的亲戚:内人。内亲。内弟。
3. 亲近:内君子而外小人。
[ nà ]1. 古同“纳”,收入;接受。
读音:jù,jū
[jù]
[ jù ]全、都:一应俱全、万事俱备、百废俱兴
[ jū ]姓。
读音:fén
[fén]
(动)烧:~毁|~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