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舟破釜
【拼音】: chén zhōu pò fǔ
【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注音】: ㄔㄣˊ ㄓㄡ ㄆㄛˋ ㄈㄨˇ
【简拼】: CZPF
【结构】: 联合式成语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解释釜,锅。打破饭锅,沉掉渡船。表示决一死战。
出处《孙子 九地》:“焚舟破釜,若驱羊而往。”《史记 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语法沉舟破釜作谓语、宾语、状语;用于做事的决心。
示例欲令诸师毕渡,沉舟破釜,为不返之计。清·黄宗羲《移史馆熊公雨殷行状》
近义词 破釜沉舟
1、项羽沉舟破釜照样几万大军也能以一挡十大战三十万大军依然立于不败之地,最后反而灭了三十万大军,靠的是什么啊!士气。
2、卧薪尝胆推暴虐,沉舟破釜垂千古。(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造句网)
3、欲令诸师毕渡,沉舟破釜,为不返之计。◎清·黄宗羲《移史馆熊公雨殷行状》
读音:chén
[chén]
(1)(动)(在水里)往下落(跟‘浮’相对):石~大海。
(2)(动)使降落;向下放(多指抽象事物):~得住气|把脸一~。
(3)(形)(程度)深:~醉|~痛。
(4)(形)分量重:这东西很~。
(5)(形)感觉沉重(不舒服):头~。
读音:zhōu
[zhōu]
(名)〈书〉船。
读音:pò
[pò]
(1)(形)完整的东西受到损伤而变得不完整:~烂|手~了|书~了。
(2)(动)使损坏:~釜沉舟。
(3)(动)使分裂;劈开:势如~竹|~开西瓜。
(4)(动)整的换成零的:~零钱。
(5)(动)突破;破除(规定、习惯、思想等):~格|~例|不~不立。
(6)(动)打败(敌人);打下(据点):大~敌军|城~了。
(7)(动)花费:~钞|~费。
(8)(动)〈口〉不顾惜:~工夫。
(9)(动)使真相露出;揭穿:一语道~。(形)讥讽质量等不好:一语道~。(形)讥讽质量等不好
读音:fǔ
[fǔ]
(名)古代的炊事用具;相当于现在的锅:破~沉舟|~底抽薪。
秦朝末年,秦王派大将章邯带20万大军进攻诸侯国赵国,赵王派人向楚王求援,楚王让宋义挂帅,项羽辅佐率军救援,宋义故意拖延时机,项羽杀了宋义并率军渡过漳水去援赵,他们把锅砸了,把船沉入江底,作生死决战,终于击败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