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台痛哭
【拼音】: xī tái tòng kū
【常用程度】: 生僻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注音】: ㄒ一 ㄊㄞˊ ㄊㄨㄥˋ ㄎㄨ
【简拼】: XTTK
【结构】: 偏正式成语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解释宋末文天祥抗元失败被害。八年后,谢翱与友人登西台痛哭致祭,并作《登西台恸哭记》以记其事。后用以称亡国之痛。
出处柳弃疾《怀人诗》之四:“西台痛哭谢晞发,眢井沉书郑亿翁。”
语法西台痛哭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示例风流十年无遗爱,谁解西台痛哭诗。叶叶《书壬子宫驼记后》诗
1、风流十年无遗爱,谁解西台痛哭诗。◎叶叶《书壬子宫驼记后》诗
读音:xī
[xī]
(1)(名)西方:~边|~南。
(2)(名)西洋;内容或形式属于西洋的。
(3)(名)姓。
读音:tái,tāi
[tái]
[ tái ]1. 高平的建筑物:亭台楼阁。
2. 敬辞,用于称呼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台鉴。台甫。
3. 像台的东西,器物的座子:井台。窗台。灯台。
4. 量词:一台戏。
5. 台湾省的简称:台胞。台币。
6. 姓。
7. 桌子、案子:写字台。
8. 发生在太平洋西部热带海洋上的一种极猛烈的风暴,称“台风”。
[ tāi ]1. 〔天台〕①山名,在中国浙江省;②地名,在中国浙江省。
读音:tòng
[tòng]
(1)(形)悲伤:~心。
(2)(形)尽情地;深切地;彻底的:~快。
(3)(形)疼痛。
读音:kū
[kū]
(动)因痛苦悲哀或感情激动而流泪;有时候还发出声音。
宋朝末年,爱国将领文天祥抗元失败后被害在西台。八年后,谢翱与友人登上西台缅怀与祭奠文天祥,痛哭流涕,并作挽词《登西台恸哭记》记述其事,抒发亡国之痛及对文天祥的崇拜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