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搔待痒
【拼音】: yù sāo dài yǎng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繁体】: 預搔待癢
【注音】: ㄩˋ ㄙㄠ ㄉㄞˋ 一ㄤˇ
【简拼】: YSDY
【结构】: 连动式成语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
解释痒还未发作便预先搔抓。比喻事先作多余的准备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洪忍禅师》:“师曰:‘不可预搔而待痒。’”
语法预搔待痒作谓语、定语、宾语;指多余的行动。
示例宋·释普济《五灯会元·育王裕禅师嗣》:“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古人,恁么说话,大似预搔待痒。”
1、袁术虽然拥兵自重,但在雄才大略的曹操看来,他不过是预搔待痒而已。
读音:sāo
[sāo]
(动)用指甲挠:~头|~痒。
读音:dài,dāi
[dài]
[ dài ]1. 等,等候:待到。待旦。拭目以待。
2. 以某种态度或行为加之于人或事物:对待。招待。待遇。待人接物。
3. 将,要(古典戏曲小说和现代某些方言的用法):正待出门,有人来了。
[ dāi ]1. 停留,逗留,迟延:你待一会儿再走。
读音:yǎng
[yǎng]
(名)皮肤或黏膜受到轻微刺激时引起的想挠的感觉:~处|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