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纸无驴
【拼音】: sān zhǐ wú lǘ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繁体】: 三紙無驢
【注音】: ㄙㄢ ㄓˇ ㄨˊ ㄌㄩˊ
【简拼】: SZWL
【结构】: 紧缩式成语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
解释形容写文章废话连篇,不得要领。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邺下谚曰:‘博士买驴,书券三纸,未有驴字。’”
语法三纸无驴紧缩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1、简报是为了汇报情况,促进工作,而一些简报却总在文字上玩花样,要么涂脂抹粉,歌功颂德,要么三纸无驴,避重就轻。
2、成语有“博士买驴”,“三纸无驴”,讽刺“博士买驴,书券三纸,未有驴字”,可见废话之多。
3、明代还有个“朱元璋怒打茹太素”的故事,这位茹太素写一份公文,开头竟用了三张纸,因而遭到皇帝的责打,这种“三纸无驴”的做法,为时人所厌恶。
4、讲话稿五六页,套话占了三四页,真可谓“三纸无驴”。
5、有个故事讲一位秀才去买驴,要写张简单契约,他一连写了三大张还没有写到“驴”字,尽是些无关废话,留下了“三纸无驴”的典故。
6、只是将前面这些‘三纸无驴’的内容大大删减。
7、茹太素写一份公文,一个开头竟用了三张纸,因而遭到皇帝的责打,这种“三纸无驴”的做法,为时人所痛恨。
8、曾几何时,豪华简历这东西太厚,犹如博士买驴,翻开好几页还没见正文,三纸无驴,看了头晕,谁还有兴趣往下看,于是就束之高阁。
9、博士买驴三纸无驴,脱离内容的长,不仅助推“文山会海”,浪费纸张笔墨,无端地消耗别人的时间,也达不到下笔为文的初衷。
10、明代还有个“朱元璋怒打茹太素”的故事,这位茹太素写一份公文,开头竟用了三张纸,因而遭到皇帝的责打,这种“三纸无驴”的做法,为时人所厌恶。【www.chazidian.com/zj-309958/查字典造句】
读音:sān
[sān]
(1)(量)数目;二加一后所得。
(2)(量)表示多数或多次:~番五次。
读音:zhǐ
[zhǐ]
(1)(名)纸张;写字、绘画、印刷、包装等所用的东西;多用植物纤维制造。
(2)(量)书信、文件的张数:一~公文。
读音:wú,mó
[wú]
[ wú ]1.没有,与“有”相对;不:无辜。无偿。无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无度。无端(无缘无故)。无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无非(只,不过)。无动于衷。无所适从。
[ mó ]南无,也作“南谟”。佛教用语,常用于佛、菩萨名或经书题名之前,表示对佛和佛法的尊敬,含“归敬”、“敬礼”的意思。如:南无阿弥陀佛。
读音:lǘ
[lǘ]
(名)哺乳动物;比马小;耳朵长;多用做力畜。
从前有一个自以为是的文人被人戏称为博士,他上街买了一头驴子,按当时的习惯,买家要给卖家写一份合同。博士铺开白纸,下笔千言,足足写了三大张跟驴无关的废话。卖驴人等得不耐烦就催他快点,他忙说不急还没写到“驴”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