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不旁视
【拼音】: mù bù páng shì
【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繁体】: 目不旁視
【注音】: ㄇㄨˋ ㄅㄨˋ ㄆㄤˊ ㄕˋ
【简拼】: MBPS
【结构】: 主谓式成语
【年代】: 近代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解释视:看。形容对身边的事物不关心或不愿看
出处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20回:“李玄此时一秉虔诚,目不旁视。”
语法目不旁视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的神情。
示例老舍《骆驼祥子》:“他目不旁视,仿佛街上没有人,也没有东西。”
1、几条人影过来了,全都迈开双脚一先一后地走着,高高矮矮的,影子缩在地上,打门前悉悉索索地过去,目不旁视,呼吸都是轻轻细细的,象一群走着的鬼魂。
2、队伍前面的是一小队负责开路的鬼子,他们倒是穿着整齐的军装,迈着齐刷刷的步子,目不旁视,端着三八大盖,刺刀明晃晃的。
3、宁儿说完看向唐天楼,却发现唐天楼带笑的眼神直直的看着星辰,专注的,玩味的,欣赏的,目不旁视的,竟仿佛没有听见她的话。
4、天皇的族亲,一个是精锐师团的悍将,两个人各自都很矜持,正襟危坐,目不旁视。
5、张文海目不旁视地走着,皮鞋后跟叩击地面的响声,在长长的甬道里震荡。
6、她定睛看了看我,我目不旁视不卑不亢。
7、作品还记载了为数不少的故事,凡能见女色而目不旁视者即能远离灾祸,见女色不动心者一定是正人君子。
8、他瞪着一对眼睛扶持父亲的腰杆跪在前台,目不旁视,一副不怒自威的样子。
9、小贩的不时的吆喝声,行人的喧哗声,买卖之间的讨价还价声汇成一股不绝的轰鸣不由分说的朝着张济汹涌而来,但他还是心无旁骛的思考着,目不旁视。
10、王子、二公主、三公主均站立在高大臣一层的石阶上,目不旁视的听着朝中的议事,大公主早已出嫁,自然不在其列。
读音:mù
[mù]
(1)(名)眼睛:有~共睹|历历在~。
(2)(动)〈书〉看:~为奇迹。
(3)(名)大项中再分的小项:项~|细~|纲举~张。
(4)(名)目录:书~|药~|剧~。
(5)(名)生物学中把同一纲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分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目;如鸟纲中有雁形目、鸡形目等。目以下为科。
读音:bù
[bù]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读音:páng,bàng
[páng]
[ páng ]1. 左右两侧:旁边。旁侧。旁门。旁出。旁听。旁若无人。
2. 其他,另外:旁人。旁的话。触类旁通。责无旁贷。旁证。旁白(戏剧角色背着台上其他剧中人对观众说的话)。旁落。
3. 广,广泛:旁征博引。
4. 邪、偏:旁门左道。
5. 汉字形体中常常出现的某些组成部分:偏旁。竖心旁儿。
[ bàng ]1. 古同“傍”,靠。
读音:shì
[shì]
(1)(动)看:~力|近~。
(2)(动)看待:轻~。
(3)(动)考察: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