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之有序
【拼音】: yán zhī yǒu xù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注音】: 一ㄢˊ ㄓ 一ㄡˇ ㄒㄨˋ
【简拼】: YZYX
【结构】: 主谓式成语
【正音】: 之;不能读作“zī”。
【辩形】: 有;不能写作“友”。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解释说话和写文章很有条理。
出处《周易艮》:“言有序,悔亡。”
语法言之有序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示例这篇文章言之有序
1、作文训练要适当关注热点问题,积累必要素材,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
2、这篇论文不但言之成理,而且言之有序,令人信服。
3、以写作的“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情,言之有序,言之有文”基本要求看,这些孩子们的作文“言之有物”与“言之有情”最到位。
4、这篇论文论证充分,言之有序。
5、与他那些短篇一样,文章主题突出,运笔徜徉恣肆;人物塑造个性鲜明,各有千秋;情节蹙金结绣,情文并茂;语言如行云流水,不蔓不枝,言之有序。
6、说话写文章时要言之成理,言之有序。
7、要让学生的作文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
8、“三年级是作文起步期,应该以鼓励为主,一步一步来,从言之有序开始再到言之有理进而达到言之有情,而且作为老师,也不能扼杀学生的想象力。
9、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情、言之有序、言之有文。
10、作文题要强化文体特征,要言之有物,言之有序。
读音:yán
[yán]
(1)(名)话:~语|语~|格~。
(2)(动)说:~之有理|畅所欲~。
(3)(量)汉语的一个字叫一言:五~诗。
(4)姓。
读音:zhī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读音:yǒu,yòu
[yǒu]
[ yǒu ]1. 存在:有关。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备无患。有目共睹。
2. 表示所属:他有一本书。
3. 表示发生、出现:有病。情况有变化。
4. 表示估量或比较:水有一丈多深。
5. 表示大、多:有学问。
6.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有劳。有请。
7. 无定指,与“某”相近:有一天。
8. 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有夏。有宋一代。
[ yòu ]1. 古同“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读音:xù
[xù]
(1)(名)次序:~目|次~|秩~。
(2)(动)排次序:~次|~齿。
(3)(形)开头的;在正式内容以前的:~论。
(4)(名)序文:写了一篇~。
(5)(名)古代由地方举办的学校: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