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走之友
【拼音】: bēn zǒu zhī yǒu
【常用程度】: 生僻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注音】: ㄅㄣ ㄗㄡˇ ㄓ 一ㄡˇ
【简拼】: BZZY
【结构】: 偏正式成语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解释指彼此尽力相助的挚友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党锢传 何嵎》:“袁绍慕之,私与往来,结为奔走之友。”
语法奔走之友作宾语;指朋友。
示例炀帝尽欲诛其诸子,君绰忧惧连诛,因与秀才罗巡、罗逖、李万进结为奔走之友,共亡命至海州。唐·牛僧孺《玄怪录·来君绰》
1、又好游侠,与张孟卓、何伯求、吴子卿、许子远、伍德瑜等皆为奔走之友。
2、我的寿衣太大棺椁太小分配给我的土地上有太多的蚂蚁....那些男人都来了我爱过的有的打伞有的流泪我知道你难过留不住你那拜拜啦希望你在那边多几个奔走之友饭饱酒足。
3、怎么说也是少年奔走之友,一把米还是要舍给我们的。
4、张献忠曾与王嘉胤为奔走之友。(https://www.chazidian.com查字典)
5、炀帝尽欲诛其诸子,君绰忧惧连诛,因与秀才罗巡、罗逖、李万进结为奔走之友,共亡命至海州。◎唐·牛僧孺《玄怪录·来君绰》
读音:bēn,bèn
[bēn]
[ bēn ]1. 急走,跑:奔跑。奔驰。奔突(横冲直撞;奔驰)。奔流。奔腾。奔忙。奔波(劳苦奔走)。奔放(疾驰。喻气势雄伟,不受拘束)。私奔(女子私自投奔所爱的人,或跟他一起逃走)。
[ bèn ]1. 直往,趋向:投奔。奔东走。他都奔六十了(将近六十岁)。
2. 为某种目的而尽力去做:奔命。
读音:zǒu
[zǒu]
(1)(动)跑
(2)(动)人或鸟兽的脚交互向前移动
(3)(动)移动:挪动:挪动
(4)(动)离开;去:车刚~|把土抬~。
(5)(动)(亲友之间)来往:~娘家|~亲戚。
(6)(动)通过;由:~这个门出去。
(7)(动)漏出;泄露:~风|~漏|~气。
(8)(动)改变或失去原样:~味|~样|~色|~眼。
读音:zhī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读音:yǒu
[yǒu]
(1)(名)朋友:病~|访~|工~|故~|好~|交~|教~|旧~|老~|良~|卖~|盟~|密~。
(2)(形)相好;亲近:~爱|~好|~善|~谊赛。
(3)(形)有友好关系的:~邦|~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