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灾乐祸
【拼音】: xìng zāi lè huò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繁体】: 幸災樂禍
【注音】: ㄒ一ㄥˋ ㄗㄞ ㄌㄜˋ ㄏㄨㄛˋ
【简拼】: XZLH
【结构】: 联合式成语
【正音】: 乐;不能读作“yuè”。
【辩形】: 幸;不能写作“辛”。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
解释指人缺乏善意;在别人遇到灾祸时感到高兴。幸:高兴;乐:欢喜。
出处南北朝颜之推《颜氏家训诫兵》:“若居承平之世,睥睨宫阃,幸灾乐祸,首为逆乱。”
语法幸灾乐祸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示例对于同学的缺点和错误,我们不应采取幸灾乐祸的态度。
1、关于王雪峰拾荒一事,有些人幸灾乐祸地说,这是自作自受,但这样毕竟太不厚道,但若以平常心看待,或说哀矜勿喜总不为过。
2、幸灾乐祸的人是极度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3、喜欢看悲情英雄,不能说没有一点点幸灾乐祸的阴暗心理作祟。
4、仿佛一个阴郁的孩子,天空刚刚的灰白脸色渐渐沉下来,被沉重的灰黑取代。调皮的风四处流窜着,幸灾乐祸地看着人们的狼狈。
5、仿佛一个阴郁的孩子,天空刚刚的灰白脸色渐渐沉下来,被沉重的灰黑取代。调皮的风四处流窜着,幸灾乐祸地看着人们的狼狈。树无奈地摇着头。
6、卓飞作壁上观,颇有些幸灾乐祸的感觉,而在他的潜意识里面,甚至还期盼着屎壳螂的那张小白脸最好被狱卒给刮花了去。
7、甚至连身世清白的民营老板李海仓的意外之死,也被人幸灾乐祸地认为是“为富不仁”的报应。
8、一个大腹便便满脸肥肉头戴大盖帽的的家伙嘴角噙着冷笑,不仅没有警察办案应有的严肃和庄严表情,反而竟有一种幸灾乐祸的味道。
9、毛绒笑的有点幸灾乐祸,小韩这样的人才,只要不是瞎子就应该好好重用,可他在公司里待了十年,居然就做了十年搬运工,这了解韩孔雀的,都为他抱屈。
10、老师平时教育我们对别人的不幸不应幸灾乐祸,而是去帮助他们。
读音:xìng
[xìng]
(1)(名)幸福;幸运:荣~|三生有~。
(2)(动)认为幸福而高兴:欣~|庆~|~灾乐祸。
(3)(动)〈书〉望;希望:~勿推却。
(4)(副)侥幸:~亏|~免。
(5)(动)〈书〉宠幸:~臣。
(6)(动)旧时指皇帝到达某地:巡~|临~。
(7)姓。
读音:zāi
[zāi]
(1)(名)灾害。
(2)(名)个人遭遇的不幸:招~惹祸|没病没~。
读音:lè,yuè,lào
[lè]
[ lè ]1. 欢喜,快活:快乐。乐境。乐融融。乐不可支。其乐无穷。乐观(精神愉快,对事物的发展充满信心)。乐天(安于自己的处境而没有任何忧虑)。
2. 使人快乐的事情:取乐。逗乐。
3. 对某事甘心情愿:乐此不疲。乐善好(hào )施。
4. 笑:这事太可乐了。
[ yuè ]1. 声音,和谐成调的:音乐。声乐。乐池。乐音(有一定频率,和谐悦耳的声音)。乐歌(①音乐与歌曲;②有音乐伴奏的歌曲)。乐正(周代乐官之长)。乐府(原是中国汉代朝廷的音乐官署,主要任务是采集民间诗歌和乐曲;后世把这类民歌或文人模拟的作品亦称作“乐府”)。
2. 姓。
[ lào ]1. 地名用字:河北省乐亭、山东省乐陵。
读音:huò
[huò]
(1)(名)祸患;祸事灾难
(2)(动)损害:~国殃民。
春秋时,晋国发生灾荒,请求向秦国买粮。大臣百里奚赞同卖粮,秦国给晋国支援了大批粮食,使晋国渡过了灾荒。第二年,秦国发生灾荒,向晋国求援,晋国不肯帮助,大臣庆郑劝谏晋国君“背施无亲,幸灾不仁,贪爱不祥,怒邻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