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不为例
【拼音】: xià bù wéi lì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繁体】: 下不為例
【注音】: ㄒ一ㄚˋ ㄅㄨˋ ㄨㄟˊ ㄌ一ˋ
【简拼】: XBWL
【结构】: 主谓式成语
【正音】: 为;不能读作“wèi”。
【辩形】: 例;不能写作“列”。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解释例:先例。下一次不能以这次为例子照样做。指只通融或宽恕这一次;以后不允许再做。
出处明 余继登《曲故纪闻》:“疏闻,英宗谓吏部臣曰:‘此人子之至情,予以移封,后不为例。”
语法下不为例主谓式;作谓语、分句;用于违规等。
示例既然如此,只此一次,下不为例如何?(清 张春帆《宦海》第十八回)
1、你这样做是错误的,应当受到处分,不能采取下不为例的办法。
2、对“暂行规定”,要严格执行、狠抓落实,做到在执行过程中不走过场、不灌水注水、不搞“下不为例”,切实维护好制度的权威性。
3、对搞不正之风的人,必须坚决处理,决不能搞所谓“下不为例”。
4、这次在街上用自行车带人,交通安全员告诉他:下不为例,若要再犯,从重处罚。
5、小明违反考场纪律,老师念他是初犯,认错态度又较好,决定不给处分,但向他说明下不为例。
6、悟空画了一个圈,唐僧安全了;你画了一个圈,你又尿床了;今天就不打你了,谁叫今天是六一儿童节呢,节日快乐,记住下不为例啊。
7、这次的事我们就暂不追究,但下不为例。
8、小张违反考试纪律,老师警告他下不为例。
9、为了缓和梅都慷慨激扬的愤怒,董黥于是赶紧说道,“我们会找心内科主任兰心子好好教育他,让他下不为例!”。
10、一直扮黑脸的小混混也终于换上了一副哭丧的脸色,跟着一起叫饶道“军爷,下不为例,下不为例!”。
读音:xià
[xià]
(1)(副)下面;位置在下的;低处:~面|~部。
(2)(副)等级或品级低的:~等|~级|~策|~人。
(3)(副)次序或时间在后的:~午|~集|~家|~旬。
(4)(副)向下面:~行车。
(5)(副)表示属于一定范围、情况、条件等:~列|部~|在同志们的帮助~。
(6)(副)表示正当某个时间或时节:节~|目~|时~。
(7)(副)用在数目字后面;表示方面或方位:两~里都同意。
(8)(动)由高处到低处:~船|~降|~山。
(9)(动)(雨、雪等)降落:~雨|~雾。
(10)(动)颁发;投递:~令|~文|~通知|~帖。
(11)(动)去;到(处所):~乡|~地|~基层。
(12)(动)退场:该队三号上;五号~。
(13)(动)放入:~网捕鱼|~箸|~钻|~手。
(14)(动)卸除;取下:~装|把敌人的枪~了!
(15)(动)做出(言论、判断等):~结论|~定义。
(16)(动)开始使用;使用:~药|~刀。(动物)生产:~蛋|~崽。攻陷;攻克:连~数城。到规定的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等:~班|~工|~课。退让:相持不~。低于;少于(多用于否定):~药|~刀。(动物)生产
(17)(量)(一~儿)。ɑ表示动作的次数:敲了两~(儿)。b〈方〉用于器物的容量:敲了两~(儿)。b〈方〉用于器物的容量
(18)(名)(~儿)用在“几、两”后面;表示本领、技能:他真有两~(儿)。有时也作下子。
(19)(副)用在动词后。表示由高处到低处
(20)(副)用在动词后。表示有空间;能容纳:这个剧场能坐~几万人。
(21)(副)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完成或结果:写~八千字的论文。
读音:bù
[bù]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读音:wéi,wèi
[wéi]
[ wéi ]1. 做,行,做事:为人。为时。为难。不为己甚(不做得太过分)。
2. 当做,认做:以为。认为。习以为常。
3. 变成:成为。
4. 是:十两为一斤。
5. 治理,处理:为政。
6. 被:为天下笑。
7. 表示强调:大为恼火。
8. 助词,表示反诘或感叹:敌未灭,何以家为?
9. 姓。
[ wèi ]1. 替,给:为民请命。为虎作伥。为国捐躯。
2. 表目的:为了。为何。
3. 对,向:不足为外人道。
4. 帮助,卫护。
读音:lì
[lì]
(1)(名)(~子)用来帮助说明或证明某种情况或说法的事物:举~|~证。
(2)(名)从前有过;后来可以仿效或依据的事情:援~|先~|史无前~。
(3)(名)调查或统计时;指合于某种条件的事例:病~。
(4)(名)规则;体例:条~|~外。
(5)(名)按条例规定的;照成规进行的:~会|~行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