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而故犯
【拼音】: zhī ér gù fàn
【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注音】: ㄓ ㄦˊ ㄍㄨˋ ㄈㄢˋ
【简拼】: ZEGF
【结构】: 偏正式成语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解释故:故意。知道不对,却故意违犯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第19卷:“问:‘一切含灵具佛性,既有佛性,为什么却撞入驴胎马腹?’师曰:‘知而故犯。’”
语法知而故犯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
1、可以说,这种暴力侵犯事件的共性就是明知而故犯,先抢、先打了再说。
2、临阵易帅历来为兵家大忌,对洋主教练们握有生杀予夺大权之中国体育人非不知也,明知而故犯实各有隐情。
3、本案中,没有证据证明郝和平明知而故犯。
4、若是明理的人,也要干名犯义,这便是知而故犯,罪何可逃。
5、临阵易帅历来为兵家大忌,对洋主教练们握有生杀予夺大权之中国体育人非不知也,明知而故犯实各有隐情。【https://www.chazidian.com查字典造句网】
6、本案中,没有证据证明郝和平明知而故犯。(查字典www.chazidian.com知而故犯造句)
7、若是明理的人,也要干名犯义,这便是知而故犯,罪何可逃。(查字典www.chazidian.com/zj-138041/)
读音:zhī,zhì
[zhī]
[ zhī ]1. 晓得,明了:知道。知名(著名)。知觉(有感觉而知道)。良知。知人善任。温故知新。知难而进。知情达理。
2. 使知道:通知。知照。
3. 学识,学问:知识,求知。无知。
4. 主管:知县(旧时的县长)。知府。知州。知宾(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亦称“知客”)。
5. 彼此了解:相知。知音。知近。
6. 彼此了解、交好的人:故知(老朋友)。
[ zhì ]1. 古同“智”,智慧。
读音:ér
[ér]
1. 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2. 连词(a.表平列,如“多而杂”。b.表相承,如“取而代之”。c.表递进,如“而且”。d.表转折,如“似是而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而不烈”。f.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而谈”。g.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3. 表(从……到……):从上而下。
读音:gù
[gù]
(1)(名)事故:变~。
(2)(名)缘故;原因:无~缺勤|不知何~。
(3)故意;有意:~作镇静|明知~犯。
(4)(连)所以;因此:今日大雨倾盆;~未如期起程。
(5)(形)原来的;从前的;旧的:~址|~乡|黄河~道|依然~我。
(6)(名)朋友;友情:亲~|沾亲带~。
(7)(人)死亡;已经死亡的(人):病~|染病身~|父母早~|~友。
读音:fàn
[fàn]
(1)(动)违反;抵触:~法。
(2)(动)侵犯:击退来~敌人。
(3)(动)发作、发生:~病。
(4)(名)指犯罪的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