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言只语
【拼音】: piàn yán zhī yǔ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繁体】: 片言隻語
【注音】: ㄆ一ㄢˋ 一ㄢˊ ㄓ ㄩˇ
【简拼】: PYZY
【结构】: 联合式成语
【正音】: 只;不能读作“zhǐ”。
【辩形】: 片言只语和“三言两语”;都形容简短几句话。但片言只语偏重于“简短”、“零星”;并可指零碎的文字材料;“三言两语”多偏重于“很少、几句”。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1、宋元明时期,“疯僧戏秦”故事由早期笔记的片言只语发展为完备详细的独立故事。
2、片言只语概括不了整部小说的意思。
3、仅仅只是提供一些与答题有关的片言只语也算,只要他们说得足够频繁,显得足够自信就可以了。
4、人们每次给你发送电子邮件都只有寥寥数语,你要么自己从这片言只语中去寻找重点,要么他们从此就再也杳无音信了。
5、这张卡片上虽然只有片言只语,但却能看得出他对我的一片思念之情。
6、“要做到寓法于理,寓理于情,寓情于境,因势利导,片言只语,真情提示……营造着温馨的环境,充分展示法官的亲和力。
7、此前的驻英公使郭嵩焘、曾纪泽、薛福成等,都以日记形式记录了所见所闻,偏偏这一届公使龚照瑗没有留下片言只语,幸好有宋育仁的著述作了弥补。
8、他来了一封信,尽管是片言只语,但总算有了下落了。
9、老人年纪大了,基本上已经回忆不起过去的事情,但当她翻开从前的旧像册,依然能说出片言只语,而这些片言之语,无不和当年慕将军修路有关。
10、形容读书只顾及文中的片言只语而不深究其精神实质。
读音:piàn,piān
[piàn]
[ piàn ]1. 平而薄的物体:卡片。名片。
2. 切削成薄的形状:片肉片。
3. 少,零星:片段(整体当中的一段)。片刻。片面。片甲不存。
4. 指较大地区内划分的较小地区:分片儿开会。
5. 〔片假名〕日本文所用的楷书字母。
6. 量词,指面积、范围、景象、心意等或成片的东西:两片药。一片新气象。
[ piān ]1. 义同(一),用于“相片儿”、“电影片儿”等。
读音:yán
[yán]
(1)(名)话:~语|语~|格~。
(2)(动)说:~之有理|畅所欲~。
(3)(量)汉语的一个字叫一言:五~诗。
(4)姓。
读音:zhī,zhǐ
[zhī]
[ zhī ]1. 量词:一只鸡。
2. 单独的,极少的:只身。片纸只字。
[ zhǐ ]1. 仅仅,惟一:只是(①仅仅是;②表示强调限于某个情况或范围;③但是)。
2. 表示限于某个范围:只顾。只管。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读音:yǔ,yù
[yǔ]
[ yǔ ]1. 话:语言。汉语。英语。语录。语汇。语重心长。
2. 指“谚语”或“古语”:语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3. 代替语言的动作:手语。旗语。
4. 说:细语。低语。
[ yù ]1. 告诉:不以语人。